
臺海網(wǎng)12月0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賴彩霞 通訊員 蔡建東 文/圖)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保障。翔安區(qū)實驗學校的黃春祥老師,結合自己多年工作經(jīng)驗,開啟“潛能德育”新模式,激發(fā)學生“潛能夢工廠”,學生德育作品屢獲全國大獎。
黃春祥,今年37歲,翔安區(qū)實驗學校德育科副主任,主持學校德育科工作,曾獲得廈門市教育系統(tǒng)先進個人“師德獎”等多項榮譽。
說起開啟“潛能德育”模式,黃老師“既是老師,又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長大,更能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多年的教育工作經(jīng)驗,也讓我更加認識到舞臺應該留給孩子。”他認為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要發(fā)揮孩子們的潛能,首先要有平臺。”黃老師通過開展特色德育活動,挖掘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助推學生實現(xiàn)出彩的夢想。“激發(fā)孩子的潛能,讓他們贏得自信。”黃老師的想法得到學校領導和老師的支持,也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在黃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的德育作品屢獲全國大獎,學校舞蹈隊多次捧回了廈門市“鷺島花朵”少兒文藝匯演的最高獎——金獎。學校德育工作碩果累累,曾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組織單位”。“要辦‘活’的德育。”2015年,黃老師帶領全校學生開展“好書大家享”的活動,建立“自由書吧”閱讀區(qū),倡導孩子們將自己看過的書籍帶到學校分享。“閱讀不僅可以開拓孩子們的眼界,更能促進好習慣的培養(yǎng)。”書籍在學校分享交流后,黃老師還將帶領孩子們把這些好書送到偏遠山區(qū),為山區(qū)孩子建立班級圖書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