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難群眾在慈善超市領取物資。
臺海網10月12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記者 戴舒靜
對貧困群體的關懷程度有多大,反映了一個政府的人情味有多濃。昨天,記者從翔安區(qū)民政局獲悉,翔安區(qū)最近全面啟動了最新的臨時救助辦法,受助者的最高臨時救助金從之前的最高2000元增加到2萬元,提高10倍。另外,對困難群體的實物補貼標準也從每人100元提高到200元。
臨時救助金
158人申領 最高2萬元
“臨時救助標準提高幅度這么大,對有困難的群眾是個好消息。”翔安區(qū)民政局局長洪國煌說,這么大的幅度,在全市其他區(qū)十分少見。
洪國煌介紹,為了幫因災、因病和因禍的群眾渡過難關,翔安區(qū)財政今年劃撥100萬元用于這方面的臨時救助,受助者只要到區(qū)民政局或鎮(zhèn)(街)領表,并提供相關證明即可。民政部門將視申請者的突發(fā)因素和困難程度,給予一次性救助,救助標準在300元至5000元不等,如果情況特殊,最高可達2萬元。不過,接受臨時救助的家庭,每戶每年原則上不超過兩次,并實行一事一審批。比如,在大病救助中,民政部門將視申請人家庭的經濟收入情況、病情及個人住院自付醫(yī)療費用的額度,酌情給予補助,如果個人自付醫(yī)療費用10萬元以上,給予5000元至2萬元的救助。
洪國煌提醒,臨時救助和慈善大病救助是互補的,兩者不能同時擁有,如果已從慈善部門拿到救助金,則不能再申請臨時救助。
據統計,今年8月份至今,翔安全區(qū)已有158人申領了臨時救助金,總金額14.47萬元,其中一人獲得最高的2萬元救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