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7月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孫春燕 通訊員 龔曉鳳)以后,地區(qū)保護、政策傾向等“不公平”因素,將從廈門市場消失。昨天上午,廈門市公平競爭審查聯(lián)席會議29個成員單位召開第一次會議,對“不公平”政策下發(fā)“最后通牒”。
2016年6月,國務院正式在全國范圍內(nèi)全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廈門市于2016年底出臺《貫徹落實國務院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意見的通知》,明確于2017年1月1日開始正式開展廈門市的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并由廈門市發(fā)改委牽頭、29家單位作為成員單位,建立了公平競爭審查聯(lián)席會議制度。
今年上半年以來,廈門市各相關部門主要制定內(nèi)部審理審查程序,對本部門制定或牽頭制定的存量政策有序清理,對2017年1月1日以后出臺的政策嚴格審查。
廈門市發(fā)改委價格監(jiān)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李生林表示,目前,各個成員單位對照公平競爭審查的相關標準,對已經(jīng)制定和出臺的政策,尤其是對社會反應比較強烈、問題暴露比較集中、影響比較突出的力爭年底前清理到位,對已經(jīng)實施的政策不再溯求既往,而今年新出臺的政策必須進行公平競爭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