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ECDC)11日發(fā)布報告稱,除波蘭和瑞典外,歐盟/歐洲經濟區(qū)國家及英國均已度過新冠肺炎第一輪傳播高峰。該中心同時提醒,新冠疫情“遠未結束”,其預測未來數周可能出現新增病例數的上升。為此,各國應加強防控和檢測力度,公眾亦應繼續(xù)堅持良好的衛(wèi)生防疫習慣。
位于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是歐盟負責傳染病防控的專門機構。上述報告是其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公布的第十份風險評估報告。
報告表示,從2019年12月31日到2020年6月9日,全球共報告7069278例新冠確診患者、405587人死亡。其中,歐盟/歐洲經濟區(qū)國家及英國累計報告1444710例,占全球病例數的20%;死亡169207人,占全球因新冠死亡人數的42%。
報告指出,盡管歐盟/歐洲經濟區(qū)國家及英國普遍出現了新增病例數減少的趨勢,但一些國家仍在出現社區(qū)傳播案例。此外,已有的血清流行病學研究信息表明,本地區(qū)人口中擁有獲得性免疫力的比例仍較低。
報告表示,由于缺乏特效藥或疫苗,加之2月底以來確診人數指數級增長,本地區(qū)許多國家實施了非藥物性干預措施,如要求民眾待在家中、保持人際距離、取消大型集會、關閉學校和辦公室等公共場所等等。報告指出,這一做法從總體上減少了新冠肺炎傳播,截至6月9日,歐盟/歐洲經濟區(qū)國家和英國的14天新增病例數已較峰值時的4月9日下降了80%。報告認為,本地區(qū)除波蘭和瑞典外的所有國家已經度過了新冠肺炎第一輪傳播高峰。
報告提醒,當前隨著歐盟成員國逐步“解封”,存在公眾由于“隔離倦怠”而不嚴格遵守官方推薦的防疫措施的風險。報告表示,各國需持續(xù)努力確保保持人際距離等防疫措施能夠繼續(xù)得到遵守,以限制新冠肺炎擴散的速度。
報告為各國防止疫情反彈給出的建議包括:建立強有力的流行病學監(jiān)控機制;針對高風險人群開展大規(guī)模檢測,并通過核酸和血清兩種檢測方式對新冠傳播狀況展開研究;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采取長期且可持續(xù)的必要非藥物性干預措施等。
歐洲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強調,各國應提醒公眾“大流行病遠未結束”,“這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我們不能丟掉防備,必須適應‘新常態(tài)’”。 (記者 彭大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