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個亞洲面孔的人,被發(fā)現殞命于零下25度的冷凍貨柜車中。這大概是近一周來最受全球關注的事件之一。
當很多人還在為這件慘案感到震驚,當遇難者國籍還沒有定論、遇難原因也尚未確定時,不但英國媒體已經自行“確認”遇難者中國人的身份,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擺出了一副“鐵證在握”的姿態(tài),提問中國外交部,為什么中國公民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以極端方式離開中國?
這個問題里,有挑釁,有聯(lián)想,有暗示,卻唯獨少了人性。
CNN為什么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或許是他們心里早已有了想要的答案。
跑在事實前面的西方媒體
27日,關于這起案件有了最新進展。據越南通訊社當天報道,越南駐英國大使陳玉安已前往埃塞克斯郡事故現場與英國警方會面,了解現場情況。
陳玉安表示,越南駐英國大使館全員已經與英國警方取得聯(lián)系,將全力配合英國警方展開遇難者身份的調查。
雖然眼下還不能確定這39名遇難者都是越南籍人士,但根據已經掌握的信息,至少有24個越南家庭報案,稱家人在歐洲失蹤。
央視駐越南記者周洋一天前就給譚主發(fā)過一個信息:
越南河靜省干祿縣安鎮(zhèn)人民委員會消息,當地民眾范文盛認為集裝箱內發(fā)現的一名女尸可能為其女范氏茶媚。
其家人隨后向安鎮(zhèn)人委會公布了范氏茶媚10月23日發(fā)回的短信,短信全文如下:“母親,女兒對不住您和父親。女兒去不了國外了,我快不能呼吸了就快要死了!我愛你們!”隨后范氏茶媚對其兄長發(fā)短信稱,希望兄長好生供養(yǎng)父母。
據范文盛稱,家人在收到信息之后家人設法聯(lián)系范氏茶媚,但是電話無人接聽。他們家已經收到了“人蛇集團”的退款。
根據周洋最新發(fā)來的消息,截至目前,越南一共接到24戶家庭報案,稱家人在歐洲失蹤。河靜省截至目前接到10起報案,乂安省為14起。據乂安省公安部門負責人表示,當地公安正在調查相關情況。
該省已將4名涉嫌組織人員非法出境的犯罪嫌疑人拘留并將依法對其提起訴訟。據了解,這4名嫌疑人涉嫌組織人員自越南非法離境至澳大利亞進行務工,目前乂安省公安人員已經從4名犯罪嫌疑人處截獲超過400份尚未辦理離境的人員材料,并繳獲大量美金現金。

三名越南失蹤人員
越來越多的線索,將遇難者的身份指向越南。
這和四天前慘案剛發(fā)生時的說法完全不同。
當地時間10月23日晚間11點,英國獨立電視臺率先報道,英國警方在埃塞克斯貨柜車中發(fā)現39名遇難者遺體。當時遇難者國籍并未公布,但他們言之鑿鑿,稱這39具尸體都是中國人。
當晚,并沒激起什么漣漪,直到BBC跟進。24日上午10點35分,“權威媒體”BBC報道此事。標題是:
“埃塞克斯郡死亡貨車:39名死者被發(fā)現是中國公民(Essex Lorry Deaths:39 found death were Chinese nationals )”

24日的BBC報道
一石激起千層浪,其后諸多英國媒體均稱,來自警方“證實”,全球嘩然。央視駐英記者侯茂華告訴譚主,看到報道的一剎那,她感到很詫異:
“他們?yōu)槭裁匆ハ胫袊四??我的第一反應是不會吧?說實話,雖然像我們駐外記者每年都只能回國休假一個月,但是我從社交網絡中感受到民眾對國內經濟發(fā)展水平是很滿意的,特別是近年來,相對貧困地區(qū)的生活水平都在顯著提高,還有什么人愿意豁出性命冒險跑到所謂的‘發(fā)達國家’呢?”
譚主對英國媒體的措辭進行了梳理:
關于39名遇難者身份信息,獨立電視臺用的是“learns”——“得知”;
英國警察說的是"believed to be Chinese nationals”——“相信”是中國人。
到BBC這兒直接變成了“were”——“是”中國人。
侯茂華說,事情發(fā)生后,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童學軍就抵達了埃塞克斯郡市政府。為了拿到第一手信息,侯茂華在政府門口等待了很長時間,可見使館工作組跟英方溝通了很久。結束洽談后,童學軍第一時間接受了采訪:
“英國警方表示,他們正在緊張核實當中,目前尚不能確認遇難者身份。我想強調的是,不管遇難者是哪一國的公民,這都是一個極大的悲劇,應該引起國際社會對非法移民問題的重視。國際社會應當進一步加大合作力度,防止此類悲劇再次發(fā)生。”
目前尚不能確認遇難者身份!這是慘案發(fā)生后的第2天,10月25日。
貼標簽 帶節(jié)奏
心理認定大過事實認定
可惜,這樣的聲音被輕而易舉的淹沒。
10月25日,BBC還刻意連線香港時事評論員,議論中國貧困人口偷渡問題。
整個25日,BBC大量現場連線仍然假定遇難者是中國人。
沒有人關心那39個人都是誰,這個慘案又是怎么發(fā)生的,也沒有人在意今后如何制止這樣的慘案再發(fā)生。一些媒體的興奮點全部集中在了“中國人”三個字上。甚至有媒體已經斷定,這是一個由中國福建籍人士組成的偷渡犯罪團伙策劃的人口販賣行為。
這才有了外交部例行發(fā)布會上,CNN記者那個”滴著血”的問題:
你之前提到,為慶祝中國過去7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進步,本月初中方舉行了國慶相關活動。但中國公民卻通過這種極端危險的方式離開中國,他們是出于何種動機?外界應該如何理解?
這樣的提問,已經明顯帶上了“先入為主”的設定,不去核實到底是不是中國人,而是越過事實,直接將“偷渡”和國家聯(lián)系起來,潛臺詞是:你們的國家有問題,所以有公民哪怕是冒著生命危險,也要逃離。直接將矛頭對準國家體制。誰讓中國走了一條和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呢?
所以,譚主不得不說,以CNN為代表的一批西方媒體,內心深處特別愿意相信這39名遇難者是中國人。因為這樣又給他們抨擊中國提供了“黑材料”。
針對這個荒謬至極的問題,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毫不留情地提出批評:
“你是CNN的吧?我覺得你提這個問題很不合時宜,而且你提這個問題其實對CNN沒有得分。我覺得在目前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為這39個逝去的生命感到悲哀。我們也在想,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我們希望世界各國能夠加強合作,打擊非法偷渡或者非法移民問題,對不對?我覺得當務之急是要查清事實真相,要想辦法解決此類問題。
你剛才先入為主,設定遇難者就是中國人,而且把這個案件和我們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lián)系在一起,這個出發(fā)點是很有問題的,反映出你思想深處或者說你代表的美國一些媒體的問題。你到底希望得到什么樣的答案呢?”
譚主看來,心里早就戴著有色眼鏡的CNN們其實不想聽任何答案,因為這個答案,沒有飄在風中,而是刻在他們自己的心里。在沒有慘案時就已經有了,缺的就是個借口。
這兩天,有個段子在朋友圈迅速流傳,譚主以為,對于某些媒體嘴臉的刻畫,那是相當地精準:
英國警察:可能是中國人,也可能是……
BBC:天吶!警察說39人都是中國人??!
其他西方媒體:英國認證39人全是中國人!!
越南人:哎?那不是我們人嗎?
BBC:……請大家不要在意國籍,逝者安息!
選擇性“失明”
這就是所謂普世價值
其實聽到這個慘案后,多數中國人和西方媒體想的并不一樣。很多人說,憑常識覺得不大可能是中國人,中國人現在去英國還用偷渡?辦個旅游簽證,資料交到旅行社一周搞定。有必要這么麻煩,冒這么大的危險嗎?
一位網民說,我十三歲的兒子都不相信是中國人, 說“都2019年了,還有人偷渡?!
這是只有中國人自己才能體會到的。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員王思萌就表示,與1990至2000年這一階段相比,現在中國無證經濟移民的數量確實減少了不少。
事實上,正是因為國家經濟發(fā)展快速、社會穩(wěn)定,生活于其中的每一個人也才會有更多的安全感和發(fā)展機會。
當然,每一個偷渡者都有自己不得不冒險的理由,也并不一定經濟發(fā)展了,就沒有偷渡的人群存在。這也正說明了社會治理的復雜性。
這樣的社會問題,存在于任何一個國家。
遺憾的是,每次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如果“不巧”和中國有關,就會迅速地和國家制度掛上鉤。

10月25日CNN官網刊登的新聞標題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什么中國人要冒著生命危險進入英國?
在西方媒體眼中,中國有原罪,中國出現的一切社會問題都不是社會問題本身,而是中國的錯誤。換句話說,中國做什么都不對。
只要能扯上中國的,細枝末節(jié),也要強行聯(lián)系;只要能抹黑中國的,想方設法,也要大做文章。
選擇性“失明”背后,是意識形態(tài)的“雙重標準”,也是所謂“普世價值”的排他性。
潛臺詞就是:只有我的理念、我的發(fā)展模式是最好的,所有人都應該向我看齊。如果你出現任何問題,那一定是你的發(fā)展模式出問題了。
譚主想說的是,有色眼睛帶久了,會習慣這個世界只有一種顏色,也會忘記這個世界本來就豐富多彩。而一味盯著別人的問題看,暴露的是自己的無知,丟掉的是自己的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