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動讓“強制技術轉讓”謠言不攻自破
雖是“大踏步而來”,但這個進步卻到得并不突然。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小銳,雖然外商投資法草案兩次審議節(jié)奏很快,但在此之前已經做了大量準備工作,綜合各方意見,找出最大公約數,“實際上已經下了好幾年功夫”。
外商投資法草案中,有一個條款格外受到外媒關注。
去年12月一審的草案第22條規(guī)定:外商投資過程中技術合作的條件由投資各方協(xié)商確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強制轉讓技術。
“外商投資法草案擬禁止強制技術轉讓,強調互惠”,在草案一審后,路透社便以此為題進行了報道。
報道指出,草案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力度明顯增強。

2018年12月3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fā)表年度報告稱,2017年中國國內專利、商標、工業(yè)品外觀設計等各類知識產權的申請量都位列全球第一,有力推動了全球知識產權申請的增長。 (新華社)
一段時間以來,有的國家以所謂“強制技術轉讓”為由,多次對中國發(fā)出指責。
美國《洛杉磯時報》援引專家觀點分析稱,外商投資法將為外國企業(yè)提供更為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
“我們現在越來越尊重知識產權,”白明說,“所謂‘強制技術轉讓’,純屬無稽之談。”
白明指出,中國從來沒有強迫外國企業(yè)把技術轉讓給中國企業(yè),技術轉讓是企業(yè)行為,政府無需干涉,但既然一些西方國家總是對此加以渲染,中國也不會回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