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迎來首個“慰安婦”受害者紀念日
韓日歷史宿怨再起
今年8月14日是世界第六個“慰安婦受害者紀念日”,也是韓國首個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國家紀念日。據(jù)韓聯(lián)社報道,在出席當天的紀念活動時,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表示,希望慰安婦問題不要演變?yōu)轫n日之間的“外交爭端”。韓日歷史宿怨再起,引發(fā)兩國民眾與國際社會的關注。
協(xié)議未果 矛盾激化
“‘慰安婦’問題無法通過外交方式解決。”文在寅表示,在他看來,該問題不只是韓日之間的歷史問題,也是戰(zhàn)爭性暴力問題和普世的女權問題。
一直以來,韓國政府和民眾均高度重視“慰安婦”問題。2017年11月24日,韓國國會正式將8月14日確定為日軍“慰安婦”受害者國家紀念日。
據(jù)路透社消息,紀念日當天,數(shù)百名民眾拿著蠟燭和象征“慰安婦”的黃色鏤空蝴蝶,聚集在日本駐首爾大使館外的“慰安婦”青銅紀念碑附近,舉行紀念活動。
在“慰安婦”問題上,韓日兩國宿怨難解,始終未能達成一致。
2015年12月28日,韓國樸槿惠政府與日方“突襲式”簽署《韓日慰安婦協(xié)議》,商定日本政府向韓國政府主導的“和解與治愈基金會”出資10億日元。該協(xié)議強調(diào)“治愈金”而非“賠償金”,因此遭到眾多韓國民眾反對。
2017年12月,文在寅政府成立的專項工作小組對該協(xié)議進行審查,稱其“存在非公開的秘密內(nèi)容”。
韓聯(lián)社援引文在寅的表態(tài)稱,“這份協(xié)議解決不了‘慰安婦’問題。”隨后,據(jù)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外相河野太郎隨后發(fā)表聲明稱,“斷不能接受”修改共識,要求韓國切實履行共識。
據(jù)美國之音此前消息,今年3月,文在寅將二戰(zhàn)中日軍強征“慰安婦”的行為描述為“危害人類罪”,引發(fā)日本政府的不滿。日韓兩國政府在“慰安婦”問題上的矛盾不斷激化。
政治右傾 否認歷史
“在日本,對‘慰安婦’的全國性紀念本身就被視為一種侮辱。”路透社14日的文章觀察指出。
當天,日本共同社也報道稱,日本“女性戰(zhàn)爭與和平資料館”名譽館長池田惠理子認為,日本政府在教育和媒體報道方面有意壓制“慰安婦”問題。
該資料館致力于查明“慰安婦”問題的實際情況,是日本唯一一家以日軍強征“慰安婦”史料為主題的資料館。
“‘慰安婦’問題是日本殖民侵略朝鮮半島的遺留問題。日本政府長期否認‘慰安婦’問題,與日本社會普遍的歷史修正主義觀念有很大關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呂耀東認為,當前日本保守政黨奉行的保守主義執(zhí)政理念,與日本盛行的民族主義形成“政治共鳴”,政治右傾化思潮泛濫。安倍政府否認“慰安婦”等戰(zhàn)爭犯罪和侵略歷史,主要是為積極迎合日本國內(nèi)日益盛行的民族主義社會思潮。
相持不下 關系受挫
在“慰安婦”問題上,韓日分歧明顯,為兩國關系蒙上陰影。
“自2015年至今,日韓兩國關系始終是非正常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慰安婦’問題。”呂耀東分析指出。
呂耀東認為,日本政府否認“慰安婦”事實,且在解決“慰安婦”問題上拒絕退讓。另一方面,韓國文在寅政府將解決“慰安婦”問題作為其競選承諾,韓國民眾也強烈反對日本在該問題上的態(tài)度。雙方相持不下,影響了兩國關系的改善。
另外,“慰安婦”問題也對日本與其周邊國家的關系產(chǎn)生影響。據(jù)《華盛頓郵報》消息,在紀念日當天,菲律賓等其它亞洲國家的抗議者也加入了紀念“慰安婦”的活動中。
路透社稱,“自二戰(zhàn)以來,‘慰安婦問題’一直是導致日本與多個鄰國產(chǎn)生紛爭的常見問題。”
呂耀東也認為,“如果日本不妥善解決此類歷史問題,就是把自己的歷史修正主義強加于中韓和其他受其侵略的國家,那么安倍的亞洲政策、日本與東亞國家的關系,肯定會出現(xiàn)問題。”
高 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