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產品的實用價值也越來越高,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就連3D打印的房子也能像普通房子一樣供人居住了。近日,荷蘭艾恩德霍芬市啟動了一個名叫“里程碑”的項目,開始建造當地第一批可居住的3D打印房屋。

“里程碑項目”由艾恩德霍芬市政府、4家建筑公司和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學共同合作,將建造5座可居住的3D打印房屋。目前,第一座房屋已經開工,在經過必要的安全測試后,將于2019年開放出租,已有20多個家庭提交了租住申請。
這批房屋的建造理念強調環(huán)保,不對稱的橢圓形外形讓人聯(lián)想到草地上散落的石頭,在設計上也盡量精簡優(yōu)化,避免多余的材料使用。例如普通房屋的墻壁厚度約為10到15厘米,而這批房屋的墻壁厚度只有5厘米,卻也保證了充分的強度、隔音和隔熱性能。此外,這批房屋還將配備智能控制功能,居住者能夠通過手機上的應用程序控制室內的溫度和照明。
目前正在建造的第一座房屋是單層建筑,內有3個臥室,后續(xù)建造的4座房屋將升級為多層建筑。第一座房屋只有主體部分采用了3D打印技術,并且是在大學里打印完成后再搬運到現(xiàn)場,后4座房屋將直接在現(xiàn)場打印,排水管道等配套設施也將通過3D打印技術進行制作。
項目負責人說,跟傳統(tǒng)建造方式相比,3D打印房屋能夠節(jié)省大量人力物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荷蘭目前面臨的建筑工人短缺問題。他認為,5年后荷蘭將有5%的房屋使用3D打印技術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