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杰 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副院長
安倍在海湖莊園與特朗普又見面了,從特朗普上任之后,兩位領導人在不同場合見了十幾次了。安倍訪美也算是家常便飯了,尤其是最近,因為森友學園、加計學園的丑聞,前首相小泉都在媒體說,安倍應該下臺,訪美也算是放松一下心情。
安倍訪美的象征意義要大于實際意義,原因在于最近東北亞的形勢變化非???,中國、美國、朝鮮、韓國之間有了密切的互動,安倍急吼吼地訪美也是不想在這場外交大變局中被邊緣化。
在特朗普上臺之后,日美關系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或者說美國對日政策在調(diào)整,美國更關注相對收益,尤其是經(jīng)濟利益。
在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為了亞太再平衡,強化了日美同盟關系,尤其是TPP更是一個戰(zhàn)略工具,而不僅僅是多邊的自由貿(mào)易協(xié)定。這種變化也與領導人的個性密不可分,特朗普更強勢,安倍沒有辦法說服特朗普,更不用說是忽悠了。
安倍曾經(jīng)忽悠奧巴馬在訪日的時候公開表示,釣魚島在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范圍內(nèi),還在七國首腦會晤的時候讓奧巴馬去了廣島核爆紀念館,特朗普上臺之后,安倍處于完全的下風,可以說日美關系的性質(zhì)在微調(diào)。
日美關系中的議題包括雙邊同盟、朝核問題、貿(mào)易問題,但是在這些議題上,安倍幾乎沒有議價能力。這次訪美,安倍幾乎只是傾聽者,在平昌冬奧會的時候,安倍還能在朝核問題上發(fā)出非常重要的聲音。
僅僅兩個月時間,日本幾乎被邊緣化,朝核對于安倍的意義重大,一是維系日美同盟的重要紐帶;二是進行國內(nèi)政治動員的借口,推進修憲進程。
現(xiàn)在即便訪美,也只是聽到了特朗普的通報,當然,特朗普對于未來會面的前景如何,也沒有十足的信心,借著跟安倍會面的機會,特朗普也說,如果會面沒有什么成效的話,他會離開。
日美之間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貿(mào)易,此前特朗普見一些農(nóng)業(yè)州的州長和議員的時候說,考慮回到TPP,這一次,當安倍說TPP還是很好的,當場被特朗普懟回去了,還是雙邊比較好。
在貿(mào)易的問題上,特朗普并沒有給安倍以盟友的待遇,在鋼鋁加征關稅的方案中,只有日本沒有得到豁免,雖然涉及的金額并不多,但是也是一個信號。特朗普也談到了日本對美國的順差有近千億美元,這是必須要磋商的。換句話說,日美之間也有貿(mào)易戰(zhàn),雖然安倍并不承認。
從長遠來看,日本也面臨一個戰(zhàn)略抉擇,是真正融入到亞洲,還是繼續(xù)給美國當跟班。特朗普更重視相對收益,而不是絕對收益,戰(zhàn)略利益和經(jīng)濟利益也分得很清楚,“在商言商”的色彩十足。
特朗普是一個可以將私人關系與國家關系分開的總統(tǒng),他可以款待安倍,打高爾夫球,也可以密談一小時,但是日本還是不能賺美國的便宜。日美首腦會面了,也談話了,似乎又什么都沒談。(責任編輯 蔣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