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克爾·麥爾。
邁克爾·麥爾說,他最初到荒地村的原因很簡單:為了一個妹子。
荒地村在松花江西岸一片肥沃的河灘上,距省會長春兩小時的大巴車程。這里冬日寒風刺骨,夏天稻浪翻滾,是一個典型的東北農(nóng)村。麥爾的“妹子”——他的妻子馮丹(英文名弗朗西斯),就在這里出生、長大,然后在北京、美國讀書,現(xiàn)在香港做律師。兩人相識于1997年麥爾作為志愿者在中國支教時。
2010年,與在國際大都市中穿梭的妻子南轅北轍,邁克爾·麥爾在荒地村租下房子,一住近3年,開始了被中國朋友調(diào)侃為“留守丈夫”的生活。弗朗西斯是麥爾眼中近乎女神般的存在,他說她不但有公認的美,走在大街上有極高的回頭率,還思維敏捷,聰明睿智,風趣幽默。對妻子的愛,是邁克爾·麥爾探索荒地村的動力與起點。
在荒地村,麥爾義務在一所中學里教授英語,他喜歡上了吃餃子,跟妻子的親戚們相處得十分融洽,“三姨”“三舅”叫得朗朗上口,他也曾與老鄉(xiāng)們擠在一個土炕上睡覺?;牡卮遛r(nóng)民們在時代大潮中的喜怒哀樂、進退取舍,是他隨時悉心觀察、記錄的對象。
麥爾還將探索的興趣擴大到東北的歷史。幾年中,以荒地村為圓心,他在東北行程4萬公里,先后到達哈爾濱、大連、滿洲里、昂昂溪、綏芬河等地,鉤沉出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事實。他還從哈佛大學圖書館找到考古學家梁思永在昂昂溪用英文寫下的考察筆記《遠征日志》的原稿,上個世紀上半葉的這位中國年輕學人,令他深深感動、敬佩。
荒地村今天的故事,東北大地上的歷史戲劇,被麥爾寫成一本書,于2015年由世界知名的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在美國與英國同時出版。今年一月,上海譯文出版社以《東北游記》為書名,出版了此書的中文簡體版。
麥爾筆下對荒地村人生活細節(jié)的專注,對東北歷史的沉迷,讓人看到他對中國一覽無遺的熱情,也使之鮮明地區(qū)別于過客式的文字。“有誠意”“走心”,豆瓣上,有人用這些寫作者聽起來最熨帖的話來評論《東北游記》。
“我很清楚,在東北,能夠?qū)χ袊倪^去一探究竟。但沒有料到,在荒地,我能一瞥這個國家的未來。”在書中,麥爾這樣自信地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