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國與吾民
新年賀詞,既談國事,也話家常。
中國目前的人口數(shù)量,超過了14億。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說,“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重,在于工作之繁重,更在于人民之重托。習主席說,“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
萬家憂樂,總在心頭。從前些年賀詞中“讓幾千萬農(nóng)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是我心中的牽掛”,“我始終惦記著困難群眾”,到2022年新年賀詞中“經(jīng)過一代代接續(xù)努力,以前貧困的人們,現(xiàn)在也能吃飽肚子、穿暖衣裳,有學上、有房住、有醫(yī)保”,新年賀詞里,有一個變遷的中國。
2021年12月8日上午,人民大會堂。在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談起農(nóng)村改廁這件他一直關心的事:“我也是從農(nóng)村出來的人啊,也知道農(nóng)村上個廁所是真的不方便。”
二十多天后,習主席在新年賀詞中再次“現(xiàn)身說法”:“我也是從農(nóng)村出來的,對貧困有著切身感受。”他說,全面小康、擺脫貧困是我們黨給人民的交代,也是對世界的貢獻。
來自基層,更能理解基層;來自人民,方知不負人民。

△福建武夷山,星村鎮(zhèn)燕子窠生態(tài)茶園。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這片茶園調(diào)研。(總臺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2021年在網(wǎng)上刷屏的這一句話,是人民對祖國的深情告白。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2022年新年賀詞中的這一句話,表達了領袖對人民的長情大愛。
愛之深,則為之計長遠。在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談及“黃河安瀾是中華兒女的千年期盼”。2021年11月20日下午,習近平來到山東東營的黃河入海口。至此,他走遍了黃河上中下游9省區(qū)。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也牽系著黃河沿岸約1.6億人的日常生活。

△山東東營,黃河三角洲濕地。植被豐富,色彩斑斕。(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走遍大江大河,關注生態(tài)文明,登上國際講壇,關懷生靈草木,習主席反復在講一個道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說,“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我們不能滿足于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廣西桂林。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調(diào)研時提出,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總臺央視記者張宇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