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tài)清零” 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
12月29日,雪后的古城西安,按下“暫停鍵”第7天。
嚴控人員流動、全員核酸篩查、連夜送菜進社區(qū)……從猝不及防的“遭遇戰(zhàn)”,到逐步有序應對疫情,西安的防疫舉措效果漸顯。
當前,西安疫情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且病例有外溢情況。面對嚴峻形勢,上下同心,爭分奪秒推動各項防控措施落實是關鍵之舉,同時要千方百計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看病就醫(yī)需要。

工人在位于杭州市臨平區(qū)的西奧電梯數(shù)字工廠生產車間內作業(yè)(12月17日攝)。浙江省各地企業(yè)克服疫情影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生產、保訂單,有序開展各項工作。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歲末年初,最大程度控制疫情擴散蔓延,成為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日新增確診病例多次突破80萬例。阿爾法、貝塔、伽馬、德爾塔、奧密克戎……不斷出現(xiàn)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給全球抗疫帶來新挑戰(zhàn)。
今年疫情之下,南京、揚州、張家界……一個個流動的城市,先后按下了“暫停鍵”。如何最快速度阻斷傳染路徑,最大程度減少社會影響,是抗擊疫情的一道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要持之以恒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zhàn)情緒、僥幸心理、松懈心態(tài),從嚴從緊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守住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疫情防控是“國之大者”,標注出人民在這個國家的分量。
面積11萬平方公里,方圓400公里內沒有其他城市……在“面積比省大,人口比縣少”的內蒙古自治區(qū)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這里成為關注焦點。
居家抗疫、風險分類、封控管理……一系列精準防控措施迅速落地,短時間內斬斷社區(qū)傳播鏈,保障近萬名滯留游客“疫”時無憂、上百名確診病例得到有效治療。大約2周,額濟納旗疫情從暴發(fā)到得到初步控制。

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qū)一小區(qū),社區(qū)工作人員為居民發(fā)放免費生活物資(11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疫情發(fā)現(xiàn)一起撲滅一起——這是2021年中國精準防控的一個縮影。
經過變異的新冠病毒,具有傳播速度快、體內復制快等特點,讓防控變得異常困難:疫情短時間內多源、多點發(fā)生;高峰期時涉及200多個中高風險地區(qū);傳播擴散快,多發(fā)生在人群聚集場所,景區(qū)、棋牌室、工地、工廠、學校等變成疫情“放大器”……
嚴峻復雜的防控形勢,可謂一次“大考”。
病毒傳播越快,越要加速繪制溯源“情報圖”——
如果把抗擊疫情比作一場戰(zhàn)爭,流調指揮中心就是戰(zhàn)爭情報的集散中心。搜集信息、電話流調、線下流調,必須爭分奪秒。
組建國家流調專家隊,會同省市協(xié)同作戰(zhàn),抓住24小時黃金時間,迅速判定、排查和管控密切接觸者、密接的密接和其他風險人員……
越是充滿挑戰(zhàn),越要迅速織牢防護網(wǎng)——
變異株傳播速度快,隔離速度要跟上,全員核酸檢測要高效有序,新冠肺炎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增加……
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第一時間響應,多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
越是形勢嚴峻,越要慎終如始——
第一時間全面激活應急指揮體系,第一時間啟動重點地區(qū)全員核酸檢測,第一時間強化公衛(wèi)、公安、工信的協(xié)同,第一時間做好信息發(fā)布和輿論引導……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向多地派出工作組,指導疫情處置工作。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指揮體系24小時保持運行,沒有發(fā)生疫情時關鍵抓“防”,發(fā)生疫情后處置要“快”,迅速切斷傳播途徑和鏈條。

家長帶著孩子在北京新街口街道新冠疫苗接種點接種疫苗(1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秉持的執(zhí)政理念,也是舉國上下同疫魔較量的動力源泉。
截至12月28日,全國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1683例,累計死亡病例4636例。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2.8億例,死亡超540萬例。
事實勝于雄辯,海外一些質疑中國抗疫策略的聲音也開始轉向。
美國《紐約時報》網(wǎng)站援引最新研究稱,若中國放棄現(xiàn)行防控策略,每天新增病例或超63萬例。美國彭博社等媒體刊發(fā)報道指出,隨著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出現(xiàn),多國緊急升級防控措施,一定程度上證明中國的政策是正確的。
“各地發(fā)現(xiàn)疫情后,基本在1個潛伏期(14天)左右時間控制住了疫情。”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說,“我國不斷完善防控政策措施,現(xiàn)階段仍將堅持‘動態(tài)清零’策略不動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