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夢圓
1908年,著名的“奧運三問”被提出:中國何時能派一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派一支隊伍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辦一屆奧運會?那是中華民族對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一份渴求。
1949年,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在曙光中,中國體育也迎來了發(fā)展的春天。
建立健全各級政府體育管理部門,興建體育場館,建立體育學校,組建優(yōu)秀運動隊。一系列舉措在普及群眾體育的同時,也大力推動了競技體育的發(fā)展,新中國的體育運動水平得以飛速提升:1953年,吳傳玉在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lián)歡節(jié)運動會上奪得男子仰泳冠軍,這是新中國在國際比賽中獲得的第一枚金牌。1956年,陳鏡開在中蘇舉重友誼比賽上打破美國運動員創(chuàng)造的最輕量級挺舉世界紀錄,這是新中國運動員打破的第一個世界紀錄。1984年,許海峰拿到了中國人在奧運會上的首金。同樣在洛杉磯奧運會上,擁有“鐵榔頭”郎平的中國女排登上最高領獎臺,取得三連冠,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體育健兒們以一個個振奮人心的佳績,不僅展現(xiàn)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勃勃生機,也大大增強了華夏兒女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2008年,隨著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行,“奧運三問”全部作答完成。2021年,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這個極不平凡的歷史節(jié)點,中國體育健兒從東京帶回好消息,38枚沉甸甸的奧運金牌,追平了中國體育代表團境外參加奧運會的最佳戰(zhàn)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前提下,全運會不僅和全國殘?zhí)貖W會首次同年同地在陜西省圓滿舉行,而且還實現(xiàn)了兩場盛會“零感染”的疫情防控目標。人們對“雙奧之城”北京在明年為世界呈現(xiàn)一場冬奧盛會,懷揣著別樣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