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tǒng)一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愛國主義始終圍繞著實現民族富強、人民幸福而發(fā)展,最終匯流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祖國的命運和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精神最重要的體現。今天我們講愛國主義,這個道理要經常講、反復講。”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要注重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積極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老師應該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筑夢、追夢、圓夢,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都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2016年1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指出:“愛國主義是具體的、現實的。在當代中國,弘揚愛國主義就必須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扎根中國大地、借鑒人類文明優(yōu)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fā)展的大政方針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
“我多次強調,只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tǒng)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真實的,這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精神最重要的體現。要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
“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沒有國家繁榮發(fā)展,就沒有家庭幸福美滿。同樣,沒有千千萬萬家庭幸福美滿,就沒有國家繁榮發(fā)展。”2019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jié)團拜會上強調,“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tǒng)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時指出:“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思政課教師的歷史視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會主義史,要有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斗爭史,要有中國共產黨近100年的奮斗史,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的發(fā)展史,要有改革開放40多年的實踐史,要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的歷史性變革,通過生動、深入、具體的縱橫比較,把一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
2019年4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要圍繞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重大問題,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加強思想輿論引導,堅定廣大干部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進一步激發(fā)全體人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
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tǒng)一。”
2020年8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重視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全過程,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青少年的心靈深處。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今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要在全社會廣泛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宣傳教育,普及黨史知識,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今年9月14日,在陜西榆林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綏德實驗中學,先后走進教室、操場,觀看同學們書法練習和體育鍛煉,同大家親切交流。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厚植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努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總書記勉勵同學們珍惜大好年華,修身立德、勤學上進、強健體魄、錘煉意志,做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