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wǎng)消息:教育部今天(9月3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教育部等五部門近日聯(lián)合印發(fā)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wèi)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的有關情況,提出了提升學生健康素養(yǎng)、明確健康教育內容、落實課程課時要求等8個方面舉措。
在提升學生健康素養(yǎng)方面,《意見》要求,以中小學為重點,注重大中小幼相銜接。同時健全學生健康素養(yǎng)評價機制,納入教育評價改革。

《意見》要求,明確健康教育內容。構建分學段、一體化健康教育內容體系。完善課程安排,系統(tǒng)設計教學標準、師資配備、評價體系、制度保障,確保各級各類學校將健康教育貫穿教育全過程。同時,構建學科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經(jīng)常性宣傳教育與集中式宣傳教育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模式。鼓勵開展健康知識競賽、健康技能展示等,每年舉辦全國學校健康教育成果展示。
《意見》還明確,學校要配備有資質的專(兼)職營養(yǎng)指導人員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開展學生膳食營養(yǎng)監(jiān)測,實施學生營養(yǎng)干預措施。

在增加體育鍛煉時間方面,《意見》強調,要嚴格落實眼保健操、課間操制度,提倡中小學生到校后先進行20分鐘左右的身體活動。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

《意見》還要求,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和養(yǎng)成健康行為習慣。要開展生命教育、親情教育,增強學生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意識。加大學校心理健康人才隊伍建設。2022年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中小學校比例達到80%,2030年達到90%。(來源:央視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