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對這場災(zāi)難的理解更深刻”
在興奮于武漢“解封”的同時,不少外媒也注意到,這并不是一場肆意的狂歡,而是用付出和犧牲換來的一座城市的重啟。
德國新聞電視臺網(wǎng)站在4月8日的報道中稱,“解封”當天,武漢火車站循環(huán)播放著“武漢值得被稱為英雄城市,武漢人民值得被稱為英雄”的廣播。
“武漢在疫情中失去很多,人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報道援引一位火車站乘客的話說。
在另一篇報道中,德國新聞電視臺指出,盡管現(xiàn)在已“解封”,但武漢居民仍然需要時間恢復(fù)日常生活。
但讓德國媒體觸動的是,武漢居民表示,“封城”是必要的,抗疫需要作出犧牲。

資料圖片:2月14日,公交車停擺在武昌區(qū)中北路的一處公交停車場上。(新華社)
在《紐約時報》看來,“封城”下的武漢,時間似乎都停滯了。
“與其他城市的人相比,武漢人對這場災(zāi)難的理解更深刻。”報道援引一名從新冠病毒康復(fù)的武漢居民的話說。
正是武漢市內(nèi)千萬人的付出,為全球遏制疫情爭取了寶貴時間。這一切,也贏得了不少外國網(wǎng)友的尊重與感謝。

外國網(wǎng)友:給世界帶來希望!
感動于武漢的犧牲,外媒也看到“解封”背后,中國傳達出的希望的信號。
拉美社在4月7日的報道中指出,曾經(jīng)的疫情“震中”重新開啟了對外交通和人員流動,“這是中國抗擊疫情取得進展的最重要信號之一”。
而中國抗疫工作的顯著進展,也為世界各國指明前進的方向。

4月8日,在武漢動車段,列車??吭诖孳嚲€上準備投入運行。(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