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習近平向黃旭華院士和曾慶存院士頒獎,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并請他們到主席臺就座。親自為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頒獎,體現(xiàn)出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人才的重視和關愛之情。
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寶貴的,一切創(chuàng)新成果都是人做出來的。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
習近平高度重視科技人才,十分關心改善科技人才的科研工作環(huán)境和生活。他曾說,要切實保障并提高科研人員的待遇,理直氣壯地讓真正有作為、有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名利雙收”。
獎金額度上調60%,從500萬元提升至800萬元,而且個人可自由支配……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和結構的調整,是以國家的名義對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的回報,也是對奮斗在科研一線的“幕后英雄”們最好的激勵。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指出,“全部科技史都證明,誰擁有了一流創(chuàng)新人才、擁有了一流科學家,誰就能在科技創(chuàng)新中占據(jù)優(yōu)勢。”近年來,從“天眼”探空到“蛟龍”探海,從頁巖氣勘探到量子計算機研發(fā)……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取得一批“叫得響、數(shù)得著”的成果,無一不凝結著科研人員的智慧與汗水。

△2019年12月27日,C919大型客機106架機在上海浦東機場起飛
“充分尊重人才、關愛人才,扎實做好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工作,不拘一格降人才。”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科研人才,對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推進出臺了一系列人才激勵保障措施。
2016年5月,習近平強調要把《關于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落到實處,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18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對現(xiàn)行人才評價標準進行系統(tǒng)科學分類,對不同類型人才不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
創(chuàng)新環(huán)境的改善及人才培養(yǎng)機制的完善,進一步激勵更多人才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聰明才智。

科技創(chuàng)新大潮澎湃,千帆競發(fā)勇進者勝。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大力發(fā)展科學技術,構筑強大科技實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一定能實現(xiàn)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目標。
監(jiān)制丨王姍姍 張鷗
主編丨陳劍祥 汪潔
編輯丨寧黎黎
視覺丨于江 張亞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