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新縣,這里是鄂豫皖蘇區(qū)首府所在地,作為僅次于中央蘇區(qū)的第二大革命根據(jù)地,從1921年黃麻起義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鄂豫皖蘇區(qū)武裝斗爭不斷,走出了多支紅軍隊伍,創(chuàng)造了“大別山28年紅旗不倒”的奇跡……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碑、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紀念碑、鄂豫皖蘇區(qū)首府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今年,習近平曾先后三次敬獻花籃,深切緬懷這些為新中國誕生而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不能忘記黨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記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當年的長征路,黨和紅軍正是依靠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最后取得了勝利;新長征路上,依然要靠全黨全國人民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去奪取新的勝利。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在贛州市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會見于都縣的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
紅色足跡印初心:傳承紅色基因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習近平的“紅色足跡”,是對紅色基因傳承的堅定信念,是共產(chǎn)黨人飲水思源時刻為民的情懷,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真實寫照。
吃水不忘掘井人。革命先輩、革命先烈不能忘記,革命老區(qū)的父老鄉(xiāng)親也不能忘記。習近平多次與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親切交談,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關心照顧好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的老紅軍、老同志以及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
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都是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習近平要求,“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jù)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習近平對黨員、干部們同樣提出要求,“多學黨史、新中國史,自覺接受紅色傳統(tǒng)教育,常學常新,不斷感悟,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
今年9月,習近平在參觀香山革命紀念館時表示,緬懷這段歷史,就是要繼承和發(fā)揚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精神、革命情懷和優(yōu)良作風,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每年9月30日的烈士紀念日,我們都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每一次銘記,我們是從中汲取著前進的動力;每一次緬懷,我們是以更好的生活告慰先烈……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說:“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
面向未來、面對挑戰(zhàn),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