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波濤滾滾,奔流不息。璀璨的華夏文明在此孕育,偉大的民族精神在此沉淀,人們喚它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自古以來,黃河又以“善淤、善決、善徙”聞名于世。因此,歷任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都把黃河治理當作事關(guān)安民興邦的大事予以高度重視,并誓言“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工作期間,就親自前往蘭考東壩頭段考察黃河,并向地方干部詢問黃河防汛情況。
時隔5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河南省,視察黃河博物館、黃河國家地質(zhì)公園等,并對黃河流域治理和生態(tài)保護等進行調(diào)研。
70年前,黃河泥沙淤積,頻頻潰決,遍地泛濫,民不聊生。1946年,新中國還沒成立,冀魯豫解放區(qū)就成立了黃河水利委員會(簡稱“黃委”),由此開啟人民治理黃河的新紀元。
70年間,人民治理黃河在一步步攻堅克難中破浪前行,強化水患治理,科學保護和開發(fā),不僅創(chuàng)造了黃河歲歲安瀾的歷史奇跡,也為世界大河治理與保護提供了成功典范。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這句諺語,已經(jīng)退出現(xiàn)實語境,成為歷史。
今天,跟隨總書記的腳步,我們一起重溫這一段波瀾壯闊的輝煌歷史。

“三年兩決口”到70年歲歲安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