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官李慶軍有個秘密,不曾對人講起。
在同事眼中,他的一些小習慣透出些許異樣:不愛喝水,抽屜里的糕點越來越多,每個月會請一天假。
同事不知道,這是李慶軍為“守密”付出的代價。
不喝水是因為病情需要嚴格控水,哪怕開庭說得舌頭發(fā)僵,也只能漱漱口再把水吐掉。
積攢下來的點心,原本該是早餐,早上六點做完腹膜透析后,他帶著早點去單位,卻總因工作匆匆塞進抽屜。
每個月一次,李慶軍坐上晚22時12分發(fā)車的K180次列車,在次日早6點16分抵達北京,查體結(jié)束后,再返回單位加班。
2018年9月28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副庭長李慶軍,再也無法保守這個已經(jīng)守了4年的秘密了。這一天上午,他因患尿毒癥醫(yī)治無效逝世,時年54歲。

“男兒到死心如鐵”
在同事們的回憶里,李慶軍一直健步向前。
他的驟然離去,如進行曲戛然而止。
52歲時,李慶軍以民事專業(yè)考試全院第四名的成績,通過員額制考試,那時他已確診尿毒癥兩年,并患腦梗。
在最后8個月,李慶軍個人結(jié)案121件,是全庭辦案最多的法官。這位法官的最后四年,只宜以七字名之:男兒到死心如鐵。
李慶軍并不是什么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2008年7月,他因肢體腫脹時輕時重,在日記上寫下“苦啊!心里苦??!”的感嘆。三年之后,他自述已經(jīng)“有種比較明確清晰的預感:身體要出大事”。
但是,痛苦與彷徨只會密封在日記里。第二天,李慶軍又成了那個不向領(lǐng)導伸手,不向同事朋友伸手,不向當事人伸手的“三不法官”。
常人不能理解的執(zhí)著,源于常人不曾感受的熱愛。
他的妻子馬鳳實說“他太熱愛法官這個職業(yè)了”,他的老同事周志剛說“他最看重的身份,是法官”,他自己也說“我一個農(nóng)家子弟,能走出大山當上省高院的法官,多光榮多幸運??!我就想好好辦案”。

對當事人,李慶軍脾氣溫和;對朋友請托,李慶軍堅守原則;對工作任務,李慶軍任勞任怨,從無二話。
當了25年法官后,李慶軍對工作的熱愛仍然白首如新。命運塑造了他,卻已不能再改變他。
“我不就是懂個法嘛”
去年9月1日,是李慶軍最后一次在單位加班。
第二天,他做了換腎手術(shù)。同事卜發(fā)忠回憶:“請假的時候(他)根本沒說要換腎,就是說要做一個小手術(shù)。”
“手術(shù)以后,他就可以去想去的地方轉(zhuǎn)轉(zhuǎn),可以大口大口喝水了。”妻子馬鳳實曾經(jīng)這樣跟李慶軍暢想,他們都樂觀而堅韌,卻忽略了病魔的殘忍。
術(shù)后的第26天,因病情惡化,李慶軍不幸離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