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丹培黎學??疾煺{(diào)研(圖源:新華社)
8月20日,正在甘肅省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抵達張掖市山丹縣,前往山丹培黎學??疾煺{(diào)研,了解當?shù)芈殬I(yè)教育培訓情況。
山丹培黎學校坐落在絲綢之路古鎮(zhèn)山丹縣,前身為新西蘭籍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1942年在陜西雙石鋪創(chuàng)建的培黎工藝學校,1944年西遷山丹。為新中國的黎明培養(yǎng)建設人才,是山丹培黎學校“培黎”二字最初的淵源。
路易·艾黎在中國工作生活60年,將其畢生的心血獻給了中國民族獨立和國家建設事業(yè),不僅為中新兩國人民架起了友誼的橋梁,還不遺余力地向世界宣傳介紹中國,架起了多國了解中國的橋梁,被稱為“偉大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中國人民的老朋友”。2017年,習近平在路易·艾黎誕辰120周年之際寄語,要發(fā)揚傳承艾老“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積極開展國際文化交流,譜寫國際友誼新篇章,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過去幾十年,山丹培黎學校培養(yǎng)了大批實用技術人才。如今,該校放眼長遠,努力為“一帶一路”建設培養(yǎng)具有現(xiàn)代工匠精神和國際化視野的技能型人才,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開展職業(yè)技術和文化交流搭建重要平臺。立足甘肅,面向“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qū),山丹培黎學校在促進人文交流方面大有可為。而這,也恰恰體現(xiàn)了國際主義精神及工合精神,正在現(xiàn)代絲綢之路上生生不息地傳遞。
在新時代發(fā)揚艾黎精神,就是要繼承其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將“開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懷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在分享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紅利的同時,加強人文領域交流,鋪就一條文明交融之路。要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為“國之交”夯實民心相通的基礎。(海外網(wǎng) 欒雨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