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爺爺穿著夾克很帥氣
2014年11月1日,就讀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qū)第二中心小學的鄒睿寧吃完晚飯,趕緊寫起了當天的日記。
“習爺爺穿著jiákè(夾克)衫xiǎn(顯)得很shuài(帥)氣!”她會寫的字還不多,但要表達的心情非常清楚,就是惋惜習爺爺待的時間太短了。“他才問兩句話就走了,太hàixiū(害羞)了吧!”
一句“太害羞了吧”,讓鄒睿寧在網絡上紅了起來。像她一樣,這些年,全國各地的孩子們對習近平充滿感情。
孩子們當然會喜歡這樣的習近平——2017年2月24日,在北京五棵松體育中心,習近平拉著一位小冰球隊員的手,俯下身,與他肩碰肩,做了一個“對抗”的姿勢,笑著說,小伙子塊頭要再長大一點。他向小隊員們講起自己年少時在什剎海滑冰的往事,勉勵孩子們珍惜機遇、繼續(xù)努力,希望10年后能看到他們中一些人進入國家冰球隊、花滑隊,“中國冰雪運動寄希望于你們這一代”。
尺牘傳情,這些年許多孩子通過寫信,向習近平表達感情。
2016年“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來臨前,大陳島老墾荒隊員的后代、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12名小學生給習近平寫信,表達了傳承大陳島墾荒精神,做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好少年的決心。很快,他們收到了習近平親切的回信。
像這樣的信,習近平經常收到。2016年,習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學校同師生們交流時,叮囑同學們小衛(wèi)星發(fā)射時要記得告訴他,衛(wèi)星發(fā)射前,同學們立刻給總書記寫了信;2018年春節(jié),習近平收到一份特殊春節(jié)禮物——香港“少年警訊”成員們親手制作的新春賀卡;而2018年一封來自陜西照金北梁紅軍小學的學生來信,則讓他十分高興地得知孩子們學習生活環(huán)境改善。
“精忠報國,是我一生的目標”
黑板上寫著4個大字:做客喀什。
伴著朗朗讀書聲,習近平走進教室,看著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學習漢語課文。這是2014年4月28日上午,習近平來到新疆疏附縣托克扎克鎮(zhèn)中心小學,與六年級一班的同學們聊天。
“上學之前會說漢語嗎?”習近平問。“不會,上學以后學會的。”一位叫如克耶的同學用流利的漢語回答。來到這里,習近平十分關心雙語教學情況,向老師們了解學生家長是不是都支持雙語教育,勉勵孩子們一定要學好漢語。
精忠報國,北京海淀區(qū)民族小學的孩子們寫下的這4個字,勾起了習近平的回憶。
“我從小就受這4個字影響,四五歲時媽媽買了小人書,給我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習近平對孩子們深情地說。“精忠報國,是我一生的目標。”
如何教育好下一代,一直是習近平十分關心和重視的問題。
2013年5月21日,習近平在四川蘆山地震災區(qū)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期間,曾鼓勵當地的孩子們要敢于有夢,“有夢想,還要腳踏實地,好好讀書,才能夢想成真。”2013年5月29日,習近平在北京市少年宮參加主題隊日活動時對孩子們說:“生活靠勞動創(chuàng)造,人生也靠勞動創(chuàng)造。”2015年6月1日,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時,告訴孩子們,志向是人生的航標。一個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就要有自己的志向。一個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應該同祖國和人民聯系在一起,這是人們各種具體志向的底盤,也是人生的脊梁。
習近平喜歡與孩子們交流。諄諄教導,真摯的話語播撒在無數孩子心中。
“中國夢要靠你們來實現”
2015年6月,貴州遵義花茂村,該村白泥組的黨員群眾之家門口,幾個孩子在打乒乓球。習近平走上前去,問大家學校遠不遠、放學怎么回家。孩子們說,只有一公里的路,走10多分鐘就到家了。習近平放心地點點頭。
同樣地處西南地區(qū)的一群孩子,卻曾讓習近平“揪心”。2017年3月8日上午,習近平在四川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特意提到,看到涼山州“懸崖村”的村民和孩子們常年在懸崖上爬藤條,上山下鄉(xiāng),安全得不到保證,看了以后心情很沉重,也很揪心。在習近平的關心下,全村小學生的上學出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習近平對孩子們成長的關心,還體現在涉及兒童權益的諸多改革措施中。
2016年3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二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兒童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改革與發(fā)展的意見》,并指出兒童健康事關家庭幸福和民族未來。
去年,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國學生近視呈現高發(fā)、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這是一個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必須高度重視,不能任其發(fā)展。中國青少年視力健康一直牽動著習近平的心,此前他已就相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在千千萬萬孩子們身上,寄托著總書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殷殷希望。
2014年5月30日,習近平來到北京市海淀區(qū)民族小學。書法老師請習近平為“中國夢”點上最后一筆。習近平對孩子們說,中國夢要靠你們來實現。第一個“一百年”時,今天十歲的孩子十六七歲;到第二個“一百年”時,現在的孩子四五十歲,正逢其時。“兩個一百年”要靠你們接力奮斗,還是你們來點這一筆吧。
本報記者 劉少華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5月31日 第 0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