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般武藝”顯本領
針對高原凍土維護難度大
技術要求高的特點
高原鐵路人施展“十八般武藝”
總結(jié)出“看、測、析、敲、聽、驗”
“六標”檢修工作法
“對癥下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深夜里的“清道夫”
4月份以來,格拉段望昆一帶線路持續(xù)遭遇強暴風雪。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路車間在第一時間組織應急除雪隊趕往現(xiàn)場,不顧狂風與雪粒的抽打,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低溫下連續(xù)奮戰(zhàn),完成線路清理工作。

“狼窩”里的養(yǎng)路人
江倉,在藏語里是“狼窩”的意思,地處祁連山腹地,平均海拔3800米,含氧量約53%,年平均氣溫零下3℃。青藏鐵路哈木專用線從這里經(jīng)過,西寧工務段江倉線路車間就坐落在這個“狼窩”里。

江倉線路車間江倉線路工區(qū)的21名職工堅守在這里,他們管轄的59公里的線路中,有近24公里、平均厚度達70米的永久凍土層。


我們這里是名副其實的荒原,前后幾十公里周圍沒有一個村鎮(zhèn),喝的是井水,吃的東西都是通勤車每周送一次,每年只有少數(shù)幾個月能看到些綠色,其他季節(jié)幾乎每隔幾日就能見到雪。
——江倉線路工區(qū)工長 謝珠亮
江倉線路車間管轄設備屬于凍土地帶,四季風沙。惡劣天氣的作用下,石砟風化嚴重,地表鹽堿化加之凍融交替,諸多因素致使軌道線路病害變化毫無規(guī)律可循,要確保工務設備的絕對正常和線路的平順性,必須得用設備實時檢測并及時跟進整治。

高原,寒風浩蕩
雪域,聞名遐邇
天路,世界矚目
這條路注定不平凡
一天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高原鐵路人
用智慧與心血
在極寒之夜
在極地之境
保障這條鋼鐵大動脈
安全暢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