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梅渚剪紙 潘輝 攝
村道上,50余家年貨鋪子前人頭攢動,番薯干、醬鴨、臘肉等充滿年味的食物深受村民、游客歡迎。據了解,早在半個月前,年貨鋪主便早早地向梅渚村兩委遞上了參展要約,50余個鋪位很快被搶完。
除了味覺盛宴,非遺項目展演亦成了古村迎新春的方式。

圖為梅渚剪紙 潘輝 攝
村道上,50余家年貨鋪子前人頭攢動,番薯干、醬鴨、臘肉等充滿年味的食物深受村民、游客歡迎。據了解,早在半個月前,年貨鋪主便早早地向梅渚村兩委遞上了參展要約,50余個鋪位很快被搶完。
除了味覺盛宴,非遺項目展演亦成了古村迎新春的方式。
還有兩周就是中國新年啦! 小伙伴們有計劃好到哪里嗨嗎?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在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指導下, 各區(qū)館、各保護單位、各傳習中心(所) 在春節(jié)元宵期間將開展近70場的活動, 內容豐富,涵蓋面廣,參與性強。 今天,小編精心為您整理了新年期間廈門各區(qū)的盛大慶典活動, 讓在廈門過年的您能夠360度全方位 感受一個別樣新年! 閩南文化走透透...
臺海網1月2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林墨涵/文 吳曉平/圖)在“宮”里上班是一種什么體驗?200年前的破損文物要怎么“復活”? 昨日,由中國鐘表協(xié)會收藏研究委員會和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共同舉辦的“鐘鳴盛時——古董鐘表至臻展”,在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臨展廳揭幕。展...
臺海網1月25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近日,一場非遺國技漆線雕制作體驗在SM一期舉行,13名小朋友在蔡氏漆線雕第13代傳人王志強的帶領下,現(xiàn)場體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廈門漆線雕技藝的搓線工藝,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12歲,最小的只有3歲。 “搓線”,簡單來說,就是用搓線板將“...
根據農民漆畫作品設計而成的帆布袋,受到都市年輕人歡迎。福建日報記者 劉深魁 攝 編者按 在文創(chuàng)產業(yè)“一切皆IP”的時代,文創(chuàng)領域成體系、專業(yè)化的孵化機構呼之欲出。 集納產業(yè)資源,搭建創(chuàng)業(yè)平臺,拓寬市場渠道,幫助中小文化創(chuàng)客走出初創(chuàng)期,并培育出能夠傳承中國文化的成熟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