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河南日報報道,著名作家二月河于今日(15日)凌晨病逝于北京。
二月河在生前的采訪中曾經(jīng)感嘆,成名有一種凄涼的感覺,走到這個地方來太困難。他也提到,死后愿入黃河,“我從小就在黃河邊長大,我就是黃河的兒子,對自己的母親有這樣的情懷不奇怪吧。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他因《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百萬字“帝王系列”小說作品而聲名遠播;他是鄭州大學(xué)文學(xué)院院長,在高校講學(xué)育人;他是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從2003年至今連任三屆;除此之外,他還是備受關(guān)注的“反腐作家”。

二月河的“四重身份”
反腐作家二月河:中央反腐“做得比說得還要好”
二月河時常被媒體問及關(guān)于反腐的問題。“歷史上沒有因反腐而顛覆的政權(quán)”“(中國官方的)反腐力度,讀遍(中國古代)二十四史都找不到”,二月河歷次的反腐論述都受到社會關(guān)注。
二月河怎么看反腐?
“我認為共產(chǎn)黨的反腐做得比說得還要好!一般我們都是說得好聽、做得不行,共產(chǎn)黨是又說又做。”他認為,現(xiàn)在全國整個干部隊伍都在形成‘不敢腐、不想腐’的態(tài)勢。”
他解釋說,所謂“不想腐”,是因為“腐敗沒什么意思,今后把自己的官也丟了、把自己的家庭也給丟了,不合算。”
二月河說,中共反腐在“秉刀斧手段”對腐敗官員絕不手軟的同時,還“舉菩薩心腸”保護正直的官員,挽救險入歧途的官員,構(gòu)筑“不想腐、不愿腐”的堤壩,把反腐行動深入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