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心聲: 想為刑法實證研究和量刑規(guī)范貢獻力量
大三的時候,彭雅麗萌發(fā)了成為刑事司法實踐方面學者的念頭,后來的研究也基本圍繞這個思路,如正當防衛(wèi)的司法現(xiàn)狀、盜竊罪量刑的因素、律師對故意殺人罪量刑的影響等。
在研究過程中,由于目前的數(shù)據(jù)庫和文本分析工具還有待健全,她看了上千份案例再手動轉換成數(shù)據(jù)。雖然過程比較漫長,但在判決書已經在網上公開的今天,這個方向在她看來非常有前途。“我的法學學術底子是在清華打下的。清華刑法學教科組目前是國內刑法夢之隊,張明楷老師、勞東燕老師奠定了我的學術風格和思考方向。他們鼓勵我做實證的計量的刑法研究,畢竟,目前學術界這方面的研究者比較少。”
談到未來的理想,彭雅麗說,自己在本科時期有過很多想法,如成為一名律師、一名公務員等。后來選擇刑法,是因為它實在是太有魅力了。“刑法的理論是如此嚴謹科學。我深刻地意識到,國內刑法學界在刑法教義學上走了很遠,而在實證研究、量刑規(guī)范上還有改進的空間,我希望能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彭雅麗說。
老師印象:
不急不躁 心態(tài)很好
越戰(zhàn)越強 越走越穩(wěn)
彭雅麗高三時期的班主任、語文老師董燕告訴記者,這個女孩最大的特點就是心態(tài)好。她初中就讀于一所區(qū)屬中學,高中進入執(zhí)信中學后,排名一度靠后。“但她從來沒有放棄努力,不計較一次兩次的排名,而是有一個長期的目標,且一點點地去實現(xiàn)這個目標。”董燕說。
高二分科時,彭雅麗選擇了更適合自己的文科,成績開始往上升,高三時就基本穩(wěn)定在年級前十名了。一模的時候,她的成績掉到了15名,對于成績一向穩(wěn)定的她來說,算是退步了。但即使是在高考前這么重要的考試中出現(xiàn)波動,她也不急不躁,而是主動找各科老師,一科一科地補漏洞。“我想起她的樣子,全是笑著的,幾乎沒見她焦慮失落過。”董燕說。
彭雅麗表示,在執(zhí)信三年,她打下了非常扎實的知識基礎。另外,執(zhí)信豐富的課外活動也讓她從中學會了如何取舍。在校期間,她會和同學們一起義務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講課,還參加了模擬聯(lián)合國。有意思的是,她還學過相聲,平日里說話很逗。
董燕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很活潑,也很有責任感的女孩,可以說是具有理科思維的文科女孩。她能夠有今天這樣的成績,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