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男班”陣容的《老舍趕集》
這部名為《老舍趕集》的話劇,依然由方旭一人身兼導演、編劇、主演三職,劉欣然、蘇小玎、秦楓、馬馭崧、景松濤五位青年演員共同組成“全男班”陣容。該戲將于5月5日在上海藝海劇院首演,5月19日至20日轉戰(zhàn)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這是我們創(chuàng)作團隊首次嘗試將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說改編成話劇。”方旭說,這些由老舍先生在1930年代創(chuàng)作的作品,至今仍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味。

“全男班”陣容的《老舍趕集》
這部名為《老舍趕集》的話劇,依然由方旭一人身兼導演、編劇、主演三職,劉欣然、蘇小玎、秦楓、馬馭崧、景松濤五位青年演員共同組成“全男班”陣容。該戲將于5月5日在上海藝海劇院首演,5月19日至20日轉戰(zhàn)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這是我們創(chuàng)作團隊首次嘗試將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說改編成話劇。”方旭說,這些由老舍先生在1930年代創(chuàng)作的作品,至今仍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味。
《四世同堂》“全本”出版: 一場跨越七十年的文本旅行 由于歷史原因,《四世同堂》的部分中文手稿已經(jīng)散失。2014年7月,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社長趙武平在哈佛大學見到了《四世同堂》的英譯全稿,他開始以此為基礎進行回譯。他用“修舊如舊”的方式完成了一場跨越70年的文本旅行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劉遠航 1960年8月,致力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華裔學者夏...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電(記者梁天韻、張漫子)20日開始,北京市的百萬名中小學生開啟新學期的求學之旅。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不少學校的開學第一課上引入了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 “老舍先生的故居位于豐富胡同,也叫‘丹柿小院’,大家看它樸實無華的院門……”2017年春季學期伊始,北京燈市口小學優(yōu)質資源帶禮士校區(qū)的同學們迎來了一位特別的老師,老舍紀念館工作人員尉淼。 ...
法制晚報訊(記者田婉婷攝影劉暢)今天上午,“紀念老舍誕辰118周年”暨楊信老舍文學作品插圖畫展系列活動在北京友誼商店四層友誼美術館舉行。老舍家人以及首都文學藝術界知名人士百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的開幕式和座談會。老舍先生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大師,是京味小說的奠基人。老舍的作品以表現(xiàn)北京的城市平民生活而著稱。其中《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龍須溝》、《...
2016年12月31日即將到來,隨著版權保護期的結束,包括老舍、傅雷在內的20多位大家的作品,共計200余部,都將進入公版期。中國老舍研究會官方微博為此于近日發(fā)表申明稱,目前老舍作品最權威版本為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的19卷本《老舍全集》,今后其他機構出版作品請以此版本為準。 公版圖書歷來是出版社競爭的焦點,但瞎編胡改經(jīng)典名著并不罕見。業(yè)內人士認為,在任...
口述歷史下的老舍之死 又臨近了8月24日——老舍的忌日。這個對普通人來說可能異常普通的日子,對我卻早具有了一種濃郁的歷史的“羅生門”意味。它時而明晰,時而模糊。有時,我覺得離它越來越近,但瞬間又仿佛覺得它漸行漸遠了。我多么希望能成為一個幸運者,可以捕捉到歷史的影子。 原題:2011年4月22日青島大學“浮山講壇” 文:傅光明(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研究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