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引爭議
2月20日晚,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進入第4個比賽日的爭奪。在當日唯一一場決賽中,由范可新、周洋、曲春雨和李靳宇出戰(zhàn)的中國隊在女子3000米接力決賽未能戰(zhàn)勝主場作戰(zhàn)的韓國隊,第二個沖過終點線。賽后,中國隊被判犯規(guī),丟掉了這塊到手的銀牌。
此前的預賽,中國隊滑出了4分05秒315的成績,在打破奧運會紀錄的同時以小組頭名晉級。作為去年世錦賽這個項目的冠軍,中國隊在本賽季的4站世界杯中,拿到一站冠軍、一站亞軍,另外兩站被判犯規(guī)。
決賽中,中國隊的對手有韓國隊、加拿大隊和意大利隊。與預賽的名單相比,范可新、曲春雨和周洋依舊出戰(zhàn),而幾天前奪得女子1500米銀牌的00后小將李靳宇則頂替韓雨桐出場。范可新負責起跑,并承擔沖刺的任務。
范可新起跑之后穩(wěn)在第三,兩次交接棒之后,中國女隊上到第一,領跑全場。此后的比賽中,中國女隊一直牢牢保持著領先位置,交接中一度出現(xiàn)周洋摔倒的情況,但中國隊沒有受到影響。而最大對手韓國隊則被加拿大隊擋住了。
最后一棒的交接中,韓國隊順勢完成超越,抓住了機會,牢牢擋住了范可新,在主場贏得了勝利,中國隊第二個沖過終點線。
然而,在賽后的判罰環(huán)節(jié)中,裁判通過錄像回放判定中國隊和加拿大隊犯規(guī),雙雙被取消成績。這樣,同組的意大利隊獲得銀牌,B組決賽第一的荷蘭隊意外摘銅,金牌依舊是主場作戰(zhàn)的韓國隊。
針對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犯規(guī)不斷,公眾并不理解判罰的情況,國際奧林匹克信息服務部門今天專門舉辦了發(fā)布會,國際滑冰聯(lián)合會短道速滑技術委員會主席、波蘭前短道速滑著名選手蘭波特(三屆奧運會獎牌得主)等人出席,盡可能地解釋了一些常見的犯規(guī)現(xiàn)象。
蘭波特介紹:“一場比賽會有4名裁判,一名主裁判、兩名助理裁判和一名視頻裁判,而主裁判具有決定權(quán)。”在解釋怎樣的情況會將選手罰出和取消資格時,蘭波特說:“兩次搶跑的選手會被罰下,而在超越過程中有侵犯對手行為時會判定犯規(guī),這取決于發(fā)生身體接觸的地點以及它是如何發(fā)生的,最終會有人接受處罰,有時候兩名選手都會接受處罰。”
蘭波特等人也介紹了視頻裁判的工作流程,有6個主攝像頭,每一個記錄點有3個攝像頭,還有28臺廣角攝像機,以確保萬無一失。針對如何減少爭議,蘭波特等人認為,在未來可能會給予公眾更好的解釋,而不是簡單地用“阻礙”作為一切判罰的依據(jù)。
(本報韓國平昌2月20日電 本報記者 王東 侯珂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