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機器人”會取代律師嗎
真人律師每天可提供20次咨詢服務,機器人可提供1萬次咨詢服務;真人律師回答10多個字的一句話,機器人可回答上千字的分析;真人律師只能用碎片時間提供咨詢服務,機器人可在1分鐘內作出反應。
8月20日,由云南省昆明市司法局與律品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研發(fā)的“法律機器人”——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務智慧網絡平臺發(fā)布。
據悉,該系統(tǒng)自4月在昆明市試運行以來,為上萬名群眾提供詳細全面的法律解決方案。一項統(tǒng)計顯示,在一些法律咨詢網站,“法律機器人”解答法律問題的數量、質量和好評度,遠超真人律師。不少法律咨詢網站上排名第一的律師,實際上是機器人。
那么,這個24小時不休息且全免費、工作勤勉細致的法律界阿法狗,會不會顛覆法律行業(yè)、取代真人律師呢?
資深律師研發(fā)“法律機器人”
研發(fā)這個機器人的人叫武俠,一個有20年工作經驗的律師。
“多年的律師業(yè)務讓我有一個感受,打官司的人越來越多。”武俠說,目前,中國的律師數量十分有限,而老百姓的法律服務需求越來越多,律師的收費也越來越高,很多人請不起律師。
“我們曾統(tǒng)計過,80%的官司中當事人沒有請律師,他們沒有能力支付高額的律師費。”武俠說。
不僅如此,由于城鄉(xiāng)差異較大,法律服務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特別是農村基層,法律服務提供力量薄弱,老百姓能獲得的法律服務質量不高。
為此,3年前,武俠組建團隊,研發(fā)出這一智能法律咨詢系統(tǒng)。
今年4月,這一集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等司法行政服務為一體的系統(tǒng)在昆明市上線試運行,截至目前,已有超過53萬人次使用。通過電話回訪統(tǒng)計,有80%以上的用戶認可報告的專業(yè)度與實用性;91%以上的用戶認為,該法律咨詢服務對自己有幫助。
“只要有網絡的地方,無論城市和鄉(xiāng)村,無論有錢沒錢,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都可以免費使用這一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武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