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愛讀書,她很愛自己的課堂和同學,所以最后哭著選擇了休學。
這個女孩子今年21歲,休學已經(jīng)兩個學期。她原本以為通過一年休學就能攢下足夠的錢負擔自己一年的學費和爸爸一年的醫(yī)藥費,這樣她就可以在讀完大二后再休學一年(以此類推)——她以為,她可以用7年的時間讀完大學四年。
從父親每周都因疼痛難忍而向她求助開始,她就決定要休學——這個時候,其實家里已經(jīng)沒有能力負擔她每年2萬元的學費。
她叫胡亦翎(化名),是父親的小女兒,今年21歲。最近這3個月里,她做了很多決定,從最初的“無論如何也要救爸爸”到“再怎么樣我都不會放棄爸爸”。可最后呢,最后她只能發(fā)誓——要用盡所有讓父親為數(shù)不多的日子過得沒有疼痛……
她知道父親很快就會“沒有”并離開她,說不定哪個周一或者哪個雨天,她再走到床前時父親可能已經(jīng)不在。所以,她根本沒有機會去顧及自己那個可能永遠都回不去的只念了一年的大學。

●休學,那一年她20歲
胡亦翎不像一個大學生,更像一個需要被父親寵著的女孩子。她懂事、聽話、孝順。她忙著給錢江晚報記者倒茶:先燙杯然后倒個半滿,最后又補充一句——茶里加了幾顆紅棗。
在杭州桐廬分水醫(yī)院一側的一個小餐館里,她坐在錢報記者面前,不安,時不時望一望醫(yī)院那個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