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花燈美 非遺傳人鑄燈魂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歷史名都南京的秦淮燈會,與中原古都洛陽的燈會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又體現(xiàn)出江南文化的精致,這都離不開非遺傳承人的堅守。
記者朱筱南京報道:元宵節(jié)當天,夫子廟的秦淮花燈市場熱鬧非凡,幾十家花燈攤位沿街排列開來,一眼望去,荷花燈、生肖燈、兔子燈、菠蘿燈……讓游客目不暇接。
“我們南京人有句老話,不到夫子廟觀燈,等于沒過年,到了沒買盞燈,等于沒過好年。”每到這時,曹真榮都會在夫子廟花燈市場扎制花燈。
?。罚礆q的曹真榮是江蘇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秦淮彩燈代表性傳承人。今天,在他的攤位前有不少游人觀看點贊。
為做好今年的生肖燈,從4歲起就守著這一手藝的他,研究徐悲鴻等名家的作品,還到農(nóng)場觀察活雞的神態(tài),“生肖雞燈的關(guān)鍵在于頭和胸脯,抬頭挺胸,精氣神就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