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疚
為保守供養(yǎng)母親秘密
9年向妻撒謊上千個
母親在西昌安頓好了,劉相禮的心愿也算了了。但在他心中,一種愧疚感總是涌上心頭,他說,“可能是對老婆的隱瞞吧。”這些年來,除了工作,劉相禮一有時間就往母親的住處跑。有時妻子發(fā)現(xiàn)他還沒回家,或沒回家吃晚飯,便打電話來問他,劉相禮總說,“我還在工作,你們吃,不管我。”實際上,他經(jīng)常正在出租屋給母親做飯。
他說,這幾年里,他起碼對妻子撒了上千個類似的謊言。“有時候說在加班,有時候說朋友有事……”能想到的借口他都說了個遍。這種撒謊其實有點讓老劉覺得很受折磨。每說一次謊言,他的內(nèi)心總會深深自責(zé)。“我不應(yīng)該隱瞞自己的妻子。”但除了繼續(xù)圓謊,“我又能怎么做呢”。
劉相禮一直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妻子的態(tài)度能改變。為此,他找到大女兒劉敏商量,讓她試探妻子,“媽媽,能不能把奶奶接我們家來住。”但趙宗翠的態(tài)度依然堅決,“不行!”。
面對妻子的屢次拒絕,劉相禮也偶爾發(fā)狠想過,“為了母親,就算被揭穿,哪怕離婚也要供養(yǎng),畢竟是自己的媽。”但為了家庭,他沒有這樣做,他知道,無論是傷害到妻子,還是母親,都是他最不愿意看到和無法接受的。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xù)到今年上半年,他已瞞了妻子9年。在龔興珍出租屋周圍,鄰居們都知道他們母子倆。幾年前,西昌公益人士李華云也被劉相禮的事跡感動,經(jīng)常幫忙照顧老人。
李姓房東也證實,劉相禮為母親租房9年,他幾乎每天都去看望母親,很孝順。很多人都對老太太說,“你有這么好個兒子,真是好福氣。”面對稱贊,龔興珍臉上總是充滿了自豪感,但她不知兒子背后付出的艱辛。
9年來,妻子趙宗翠也一直以為婆婆在會理老家,期間過年過節(jié),她還向丈夫提過幾次,“你有空回會理老家看看老母親嘛。”劉相禮總是笑著答應(yīng),“要的。”
■事情“穿幫”后,妻子趙宗翠對他說,“我也想通了,我們一起照顧老母親吧。”
雖然還有些生氣,但趙宗翠說,她選擇原諒丈夫的欺騙,同意讓老人一起住,這也能減輕丈夫的經(jīng)濟負(fù)擔(dān)。
■“這些年,他一個人供養(yǎng)老母親也很不容易。我也想通了,以前受傳統(tǒng)風(fēng)俗影響,在處理婆媳關(guān)系上,還是有很多不對的地方?,F(xiàn)在,我也漸漸老了,觀念改變了很多。人嘛,總有老去的一天,樹老怕枯,人老怕孤。”
秘密供養(yǎng)母親9年后,婆媳偶遇
事情穿幫 妻子諒解
今年3月,劉相禮決定給母親換個房子。“以前住三樓,但母親年紀(jì)大了,腿腳越來越不便,上樓累得很。” 最終,劉相禮在西昌市農(nóng)科路附近給母親找了一個一樓,這個地方離他住的地方只有10分鐘左右路程。原來租的那個房子要遠(yuǎn)一些。
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一方面要考慮到母親住著方便舒適,另一方面還有這樣的擔(dān)心,母親住的地方不能太遠(yuǎn),但也不能太近,“萬一(母親和妻子)兩人遇到,豈不是穿幫了嗎?”
因為,三年前,劉相禮妻子也來到西昌城里生活,主要是來帶外孫。平時,劉相禮和妻子便在馬水河路段租房居住。即便妻子來了城里,劉相禮每天還是偷偷去看母親。然而,母親在新租的房子住了不到三個月,劉相禮最擔(dān)心的事還是發(fā)生了——6月30日,婆媳二人到西昌農(nóng)科路的菜市場買菜,竟然相遇了。說起當(dāng)時情景,82歲的龔興珍記憶猶新。當(dāng)天中午,她到農(nóng)科路菜市場買菜,“我看見那個婦女很面熟,很像兒媳婦。”由于9年沒見兒媳,她也拿不準(zhǔn),于是走上前去問,“你是不是趙宗翠?”
兒媳也認(rèn)出了她,但滿臉疑惑,“你不是在會理老家嗎?”龔興珍不知道兒子未告訴媳婦真相,告訴兒媳,“我兒都照顧我好多年了,一直都是他在供我吃穿,還為我租了房。”
這時,趙宗翠才恍然大悟,自己被丈夫騙了多年。買完菜回家,他給丈夫打去了電話,“我在菜市場,遇到你老母親了。”劉相禮心頭一震,“會不會在詐我”,連忙笑著回答,“怎么可能,我媽在會理老家。”在電話中,劉相禮死不承認(rèn)。當(dāng)妻子趙宗翠和盤托出與婆婆的交談內(nèi)容時,劉相禮一下徹底懵了,“我曉得,事情已經(jīng)穿幫了”,只好承認(rèn)供養(yǎng)母親的事實。
6月30日晚,劉相禮下班回家,主動如實向妻子趙宗翠交代了真相。“你供養(yǎng)母親這么多年,都不給我說一聲。為何騙我這么多年?”趙宗翠質(zhì)問他。劉相禮說,“給你說起什么作用,你又不管,給你說又要鬧架。”
“這些年,你掙的工資花了好多錢在老媽身上?”妻子質(zhì)問,劉相禮吼道,“我花在老媽身上十萬八萬,我就是愿意。”交談無果,雙方陷入“冷戰(zhàn)”。當(dāng)晚,兩人無眠。劉相禮已經(jīng)做好了最壞的考慮,“老婆可能要鬧翻天,甚至是離婚”。
但第二天,妻子對他說,“我也想通了,我們一起照顧老母親吧。”雖然還有些生氣,但趙宗翠說,她選擇原諒丈夫的欺騙,同意讓老人一起住,這也能減輕丈夫的經(jīng)濟負(fù)擔(dān)。
劉相禮喜出望外。“這么多年的堅持,換來這樣的結(jié)果,很值得!”“現(xiàn)在一切都好了,不用再偷偷去照顧母親,也不用再對妻子說謊。”
7月4日,龔興珍從城里住進了兒子劉相禮的家。得知兒子多年來的“秘密”,龔興珍連連稱贊,“辛苦我兒了,要是沒有他,我恐怕活不到現(xiàn)在。”
如今,劉相禮還在打三份工,女兒們都勸他放棄工作,但他說還要堅持,掙錢讓家人過得再好一點。除了上夜班的日子,他現(xiàn)在依然每隔一天都會回家看望母親,給母親做飯,陪著聊聊天。上周末,妻子趙宗翠和他一起從城里回家,婆媳相處的兩天里,雙方交談融洽,關(guān)系逐漸“破冰”。
回顧多年來的隱忍與艱辛付出,這個樸實的男人一點都不后悔,也毫無埋怨,他多次給記者提及一段話:為人子女要牢記,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在世不供養(yǎng),死后燒香白費神。
對話兒媳
他一個人供養(yǎng)母親也不容易
人總會老 樹老怕枯 人老怕孤
記者:當(dāng)初為何不同意婆婆住進你們的家?
趙宗翠:與她(婆婆)性格不合,感覺婆婆愛到處挑毛病,無論對錯。我們兩個的性格都很強勢,互不相讓,因此經(jīng)常吵架。還有,按照傳統(tǒng)風(fēng)俗來說,既然他(丈夫)的二哥繼承了家里的所有財產(chǎn),就應(yīng)該供養(yǎng)老人,不應(yīng)該由這個上門女婿來做。
記者:這么多年,你就沒有懷疑過你老公?
趙宗翠:基本沒懷疑過,他每個月都能按時交1000元生活費給家里,后來我知道他打了三份工,每個月又交2000元給我。他這個人還是比較老實,我還是很相信他,我知道他不會亂花錢,我以為他把其余的錢都存起來了。
記者:畢竟九年啊,一點都沒懷疑過?
趙宗翠:有過一次。有一天,讀幼兒園的孫孫跑過來給我說,“奶奶,奶奶,老祖住在3樓。”我繼續(xù)問孫孫,他具體也說不清楚,年紀(jì)太小。當(dāng)時,我還專門問過他(丈夫)和女兒,但是他們都否認(rèn),還給我說,“咋可能,小孩亂說的。”后來,我也沒再問了。
記者:還記得跟婆婆相遇的場景嗎?
趙宗翠:記得呀。真的很意外,說來也巧!我進城照顧孫子三年多,一直都是在家附近的西門坡菜市場買菜。那天,我出去辦事,路過農(nóng)科路菜市場,就順便去買點菜回家。我當(dāng)時就認(rèn)出了老母親,聊了后才知道,他(丈夫)一直在騙我。
記者:你為何同意再次讓婆婆走進家門呢?
趙宗翠:這些年,他一個人供養(yǎng)老母親也很不容易,雖然他(丈夫)騙我,我有點生氣,但是我還覺得可以原諒。我也想通了,以前受傳統(tǒng)風(fēng)俗影響,在處理婆媳關(guān)系上,還是有很多不對的地方?,F(xiàn)在,我也漸漸老了,也有了孫兒,觀念改變了很多。人嘛,總有老去的一天,樹老怕枯,人老怕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