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認為,“吃空餉”不僅是憑空吃掉了“餉”,還讓政府額外支出了一筆公用經費。因為機關事業(yè)單位公用經費是根據編制人數(shù)按一定標準下?lián)艿模司涃M標準各地不大一樣,大約每人每年3萬元左右,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財政支出。
“大力整治‘吃空餉’,斬斷伸向財政資金的黑手,對于我們建設廉潔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要意義。”白景明表示。
今年4月,中央紀委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紀檢組組長袁彥鵬在2015年全國人社系統(tǒng)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座談會上提出,把機關事業(yè)單位“吃空餉”問題治理列為2015年的5項重點工作之一。
2 權力任性,“吃空餉”屢禁不絕
2005年,中央編辦向全國發(fā)出通知,要求相關單位對“吃空餉”行為進行自查,中央有關部門進行抽查。2006年至2013年,中央相關部門也多次下發(fā)通知、頒布規(guī)定,治理公職人員“吃空餉”和解決超編用人、編外用人等問題。
雖然連年整治,但從部分地方公布的清查情況看,“吃空餉”者卻不在少數(shù)。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院長胡怡建認為,“‘吃空餉’的形式與手段雖然五花八門,但背后總能看到權力的影子”。
以在編不在崗的情況為例,有的是已經調離,但沒辦理手續(xù),屬于制度管理不嚴;但也有不少是一些領導干部利用手中職權,安插自己的親屬“吃空餉”,甚至有領導的子女高中還沒畢業(yè),就已經被安排進相關單位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