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確診、居家隔離人數(shù)大增,相關量能跟不上引發(fā)各種亂象,有輕癥確診者在解隔離前要做核酸檢測,不知道如何前往,打“1922(臺當局防疫專線)”詢問得到的答案居然是要他“自己偷偷去”;另外有人同辦公室同事確診至今三天,期間只接到一通派出所要聯(lián)絡資訊的電話,完全沒有其他資訊,只好把自己關在家不敢出門。
臺北市議員戴錫欽說,臺北市今天12個行政區(qū)啟動居家照護計劃,但不少里辦公室接到民眾陳情,市政府尚未說明清楚確診者送餐的權責分工。也有里長反映,臺北市很多老舊公寓,無法落實“一人一室”的原則,確診者的同住家人該去住哪是很大的問題,若同住家人有嬰幼兒或65歲以上長輩更令人頭痛。
臺北的許姓民眾表示,朋友確診,癥狀輕癥,解隔離前要再做一次核酸檢測,不知道怎么去醫(yī)院。打“1922”詢問,最后得到的答案居然是要他自己偷偷去,途中不要和任何人交談,這個答案讓人很無奈。
許姓民眾說,現(xiàn)在的醫(yī)療量能很明顯不夠,配套量能也不足,過去只要有癥狀隔離,周邊都會清消,但現(xiàn)在確診者都已經(jīng)隔離在家,一直到人解隔離,周邊和住家都完全沒有清消,臺灣的篩檢量能和關懷訪視的量能、清消,可能都撐不到原先的狀態(tài)。
臺北中山區(qū)古小姐的同事因為到臺北“小巨蛋”參加演唱會確診,古小姐說,同事上周二參加演唱會,周三有到辦公室上班,周四出現(xiàn)癥狀,周日確診。她周三和確診同事在同辦公室辦公,同事確診后她和其他同事收到公司通知全部在家上班,今天已經(jīng)居家上班第三天了。期間只有因為確診同事住在新北市,她有接到新北市某派出所的員警打來詢問她個人資料,再也沒有其他通知。
古小姐說,她公司的人事單位打“1922”詢問相關資訊,得到的回復是因為確診人員是新北市民、公司在臺北市,待新北市衛(wèi)生局提供相關資訊給臺北市衛(wèi)生局后,臺北市衛(wèi)生局才會提供進一步資訊給公司。但人事至今還沒等到衛(wèi)生局通知,同事問“1922”能不能出門采買,對方說可以,“因為還沒被匡列”。古小姐說,但他們確診的幾率很高卻遲未被匡列,若這段期間出門導致其他人被感染又該怎么辦?現(xiàn)在真的是一團亂,讓人無所適從。(來源:海峽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