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說明:臺中歌劇院由日本建筑師伊東豐雄設計。
【環(huán)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尹彥】外來的和尚會念經?臺灣《聯(lián)合報》17日報道稱,臺灣的公共建筑十幾年來過于迷戀“國際牌”,許多重要地標建筑都被國外建筑師搶走,引發(fā)島內建筑師強烈不滿。
報道稱,臺中市政府日前公布設計標案“臺中智慧營運中心”,規(guī)定臺灣建筑師沒有單獨投標資格,必須和國外建筑師合作。該“不平等條約”被批“喪權辱國”,多名島內建筑師聯(lián)名要求更正。臺中市政府緊急更改標案,讓臺灣建筑師取得單獨投標資格,但風波卻持續(xù)在臺灣建筑界發(fā)酵。
根據臺灣建筑師公會旗下的《建筑師》雜志統(tǒng)計,從2004年到2017年,臺灣共計舉辦32件公共建筑設計標案,其中僅一件由臺灣建筑師獨立拿下標案——姚仁喜設計的新北市立美術館。21件由國外建筑師領銜拿下標案、擁有設計主導權,臺灣建筑師只能擔任監(jiān)造角色。
在21件國外建筑師主導的建筑項目中,有7件取消、暫?;驙顩r不明,7件進度嚴重落后。其中臺北藝術中心因承包商破產暫停施工,臺北市議會怪罪荷蘭建筑師庫哈斯使用復雜工法、打算“立法”限制。臺中“國家歌劇院”、臺中市議政大樓都是國際標案,最后歌劇院被爆有3000多項需要改進的缺失,遇大雨常漏水;議政大樓也存在漏水等一籮筐問題。
《聯(lián)合報》稱,北京申奧成功后,鳥巢、水立方、中央電視臺等國際大師設計的建筑紛紛出現(xiàn),前衛(wèi)造型顛覆北京的古城形象,也象征北京升級“國際大城”的決心。為了與對岸較勁,2004年起,臺灣也加入這場國際建筑大賽,瘋狂舉辦國際競圖(競賽圖紙)。
“國際競圖讓臺灣淪為國際建筑明星的試驗場所,以及政客邀功的舞臺。”臺灣建筑師潘冀直言,主辦單位目的不在“和國際接軌”,而是炒作知名度與政績。這些年來在國際競圖中脫穎而出的作品,能真正觸及人文深度和都市議題者寥寥無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