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微博)2月24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林靖東 文/圖)唐山書店的老板陳隆昊,經(jīng)營獨立書店已經(jīng)超過三十年。他見證了臺灣獨立書店的興衰,本身也是個很有故事的人。
由于近年來電子書、網(wǎng)上書店、連鎖書店的興起,讓獨立書店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如何破題?他擔當起了“臺灣獨立書店文化協(xié)會”理事長的角色,希望在沒落中救世,闖出一條獨立書店的新路子。
家中破產(chǎn) 長子扛起家計
陳隆昊出生在一個小鎮(zhèn),離家不遠處就有泰雅族部落。在小時和少數(shù)民族接觸的經(jīng)驗中以及日后到大城市闖蕩的歷練里,他形成了關(guān)注弱勢族群的獨特個性。
因為從小家境殷實,他早年的理想是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一個人類學者。但在1973年、1979年的兩次石油危機中,他父親經(jīng)營的石油工廠負債累累,最終破產(chǎn)倒閉?!吧頌榧抑虚L子,我非常清楚認識到自己必須很快扛起家中生計;繼續(xù)深造成為一個學者的期待,成為難以達成的夢想?!标惵£徽f,在研究所學習的日子,他瘋狂打工賺錢,服兵役時也期待早早退伍,好“盡快投入社會沖刺”。
退伍后,他開設了“唐山翻印”書局,以翻印西方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類等小眾閱讀書籍為主。
因為當時臺灣沒有加入“日內(nèi)瓦版權(quán)公約”,使得這些山寨書不用支付高額的版權(quán)費,成本也降了下來,讓口袋不是那么殷實、又求知若渴的學生一族消費得起。
那么,書局的名字為什么叫唐山呢?“在海外,華人聚居地叫唐人街,唐山書局取其義,希望成為全球華人的一個精神憩息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