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2024”參選人賴清德日前在行程中“巧遇”兩名大學生大贊他推出的私立大學學雜費補助政見,隨后被踢爆根本是 “自導自演”。盡管賴清德堅決否認,卻無法讓人信服。

有眼尖網友發(fā)現,現場站在賴清德后方的民進黨臺中市議員曾威,疑似數度張合手掌示意,提醒學生開口說話,圖源:臺媒
“賴神”的封號源自于2012年賴清德?lián)闻_南市長時,堅決不放臺風假的決定。這些年來,“賴神”在各種場合救人、指揮交通、遇到網紅,“事跡”越來越多,大家自然懷疑這種種巧合皆是“人為”。近日“偶遇”的兩位大學生,也立刻被網友發(fā)現是和民進黨關系密切的學生會會長。畢竟,這大學減免學費的新政策根本還沒上路,怎可能“有感”?!
這場“賴神巧遇”,說白了就只是一場精心安排的選舉秀。民調顯示,賴清德在青年選民的支持度上表現極差,此時讓學生出來為民進黨政策背書,方能借此吸納年輕人選票。這樣的選舉橋段手法拙劣,引發(fā)網友訕笑,更深層的問題是,近期民進黨當局利多齊發(fā),從大學到高中職學費補助、成年禮金、房貸與租金補助不一而足,如此“大撒幣”被包裝成民進黨當局的“德政”,如果真有這樣的迫切性,民進黨過去七年為何都沒想到?為何都沒推動?直到“執(zhí)政”最后一年才如萬箭齊發(fā)般推出?
說到底,這場偶遇,不過是坐實了民進黨最擅長“選舉一條龍”產業(yè)鏈的本質罷了。近日,島內殺警重犯轉去“外役監(jiān)”服刑引發(fā)爭議,警界群起抨擊“外役監(jiān)”已成為“權貴的避風港”,藍白“2024”參選人也紛紛跟進,賴清德立刻出面要求重罪犯不能走旁門左道,講得冠冕堂皇,絲毫沒有任何檢討民進黨當局之意。若真有心改革,用七年時間推動,還有推不動的道理嗎?!
“賴神巧遇”之所以成為笑柄,是因為斧鑿痕跡實在多了,自然會被民眾看穿。更可笑的是,只要賴清德選情沒有穩(wěn)到可以“躺著選”,未來幾個月,這種“賴神巧遇”的“事跡”恐怕還會繼續(xù)上演?。ê{新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