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qū)縣市“九合一”選舉訂于11月26日投票,臺北市長柯文哲所創(chuàng)立的臺灣民眾黨積極布局縣市議員選戰(zhàn),可以說是全臺“插旗”,在大多數(shù)選區(qū)都提名了參選人。而“柯家軍”的氣勢強勁,也引發(fā)藍營基層的憂慮。國民黨新北市議員王威元受訪時就指出,民眾黨被民眾視為淺藍,擔心到時會擠壓到國民黨議員的席次,盼國民黨中央早點確立藍白合不合。
前臺北市長郝龍斌日前受訪時提出“藍白合”的呼吁,他表示國民黨和民眾黨在臺北可以共同討論推出候選人,以免讓民進黨“漁翁得利”。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于20日表示,希望爭取所有非民進黨的朋友能夠支持,大家一起來團結合作,因為民進黨最期待看到的就是藍營本身的內訌,或者是非民進黨體系的分裂。
藍白到底合不合,藍營有人充滿期待,也有人看法消極。至于身為“白營”的民眾黨,柯文哲和即將接棒的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都在不同程度上給了“軟釘子”。而從藍營“跳槽”到白營的民眾黨秘書長謝立功則強調,“合作不是喊口號”,國民黨若有合作意愿,真的還是要拿出誠意,合作的詳細內容也要討論。“總不能說,你是老二,我是老三,就要老三都要聽你老二的吧。”
香港“中評社”日前則發(fā)表評論分析,民眾黨18日公布的議員參選名單中,在臺北市第一選區(qū)(士林、北投區(qū))提名“學姐”黃瀞瑩、陳思宇2席,在第六選區(qū)(大安、文山區(qū))提名張志豪、張幸松2席,其余選區(qū)則都維持1席。但這兩個選區(qū)基本上都是藍大于綠的態(tài)勢,尤其大安、文山更被視為“超藍”,民眾黨恐是借此暗示“藍白合”的空間。值得注意的是,柯文哲表示此名單尚未定調,還對外表示“先讓他們跑一陣子,等要登記時再做一次民調,決定最終提名1席還是2席”,這番話就更耐人尋味。“中評社”認為,柯文哲也許有意盼藍白合作拼臺北市長、藍營技術性禮讓市議員席次。
國民黨新北市議員王威元接受“中評社”采訪時提到,民眾黨有一定的民意支持度,地方議員選舉勢必有競合的問題。尤其這次民眾黨在新北市12個選區(qū),幾乎每一個選區(qū)都提名一位(參選),在新北市三重蘆洲、板橋、新莊這種大型選區(qū),議員的當選門檻大概是7.5%(得票率)。可是很明顯,民眾黨的政黨支持度已將近15%,這令他們擔心,是不是會擠壓到選區(qū)中的國民黨議員,并且產生壓力。
王威元指出,或許要考慮到“藍白合”,才能打敗“執(zhí)政”野蠻的民進黨,這是國民黨中央應該謹慎面對的課題。
王威元表示,明明柯文哲不止一次說自己是“墨綠”,但因為現(xiàn)在罵了幾句民進黨,好像就得到了泛藍民眾的支持跟肯定。所以現(xiàn)在以政黨光譜而言,似乎大多數(shù)的民眾都把民眾黨視為淺藍。對于自己這種“正藍軍”而言,“平常打仗我們在打,攻城的時候我們在攻”,結果現(xiàn)在到選舉要配票的時候,好像又要照顧到民眾黨的候選人,作為基層的民意代表,心里當然會有一點不是滋味。但王威元仍強調,還是樂見有優(yōu)秀人才一起參與到縣市選舉當中,大家良性競爭。
最后王威元也指出,藍白要合就趕快確定合,不合也要趕快確定不合,接下來農歷年后,民進黨就會展開初選所有作業(yè),國民黨這邊也一定要把相關配套確定好,才能來面對年底這個很嚴峻的選戰(zhàn)。
來源:海峽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