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1月10日訊: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民進黨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罷免案,將于1月16日舉行投票。罷王總部昨日(9)也集結國民黨、民眾黨、綠黨、“時代力量”與民間力量,舉辦“倒宇天光 光榮中壢”園游會,盼能沖高投票率。港媒評論表示,國民黨在“罷王”案中的角色、主導權、政治歸屬,以上三大面向,是決定日后輝煌或荒蕪的關鍵。
香港媒體《中評社》7日評論分析,國民黨在“罷王”案后究竟會“墻倒眾人推”或“寫下歷史新紀錄”,必須要從三個面向來看:第一,罷免案在民眾團體主導下,國民黨的角色?身為“罷王指揮官”的國民黨黃國園黨部主委蔡忠誠稱,國民黨會與罷王團體分進合擊,不僅會在地方舉辦10場座談會,黃復興黨部也會以組織動員能量各地區(qū)加強宣傳,發(fā)揮國民黨傳統(tǒng)陸戰(zhàn)特色,也傳出國民黨將動員5000人赴園游會。
第二,桃園傳統(tǒng)板塊藍大于綠,還需要民眾團體來主導?雖然桃園在市長鄭文燦主政6年后,傳統(tǒng)深藍色彩淡了不少,加上國民黨長期淪“在野”士氣低落,但理論上在這種時候更該拿回主導權,自己發(fā)號施令并掌握攻防;如今只能期盼國民黨,透過這次與民眾團體合作,擴大藍營基本盤,并開創(chuàng)日后嶄新合作模式。
第三,民眾團體參與政治的歸屬?“罷王”案在民眾團體主導下,連挺過第一、第二階段,反觀國民黨身為百年老店,向來自認為“皇室宮廷”,疏與民眾團體、新興小黨互動,經(jīng)營遠不如民進黨。但如今“沒落貴族”的身份,卻也能為國民黨樹立“中壢民主模式”,若好好把握,國民黨可望脫胎換骨;反之,國民黨則再難翻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