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在民進黨全代會上宣示,要用行動證明,讓“全面執(zhí)政必定腐化”的劇本不會成真,她并要求民進黨“廉政會”制定更合乎人民期待的廉政規(guī)章。但她話聲剛落,藍營即踢爆前臺立法機構負責人蘇嘉全及其侄子蘇震清與臺灣中油公司等多家公營事業(yè)高層,四年前曾跳過臺外事部門和駐外單位,在人力中介業(yè)者的“中介”下,拜會印度尼西亞的政商人士,有不當利益輸送之嫌。這些行為,民進黨當局內部沒有其他規(guī)范可管嗎?
蔡辦秘書長蘇嘉全最近頻頻與公營事業(yè)酬庸與不當交往有所牽扯。稍早,其外甥張仲杰在唐榮由鐵工三級跳升任總經(jīng)理,并將標案自肥全家;現(xiàn)在又被爆與侄子蘇震清接受企業(yè)私邀出訪印度尼西亞,刻意跳過正常外事交流渠道會晤政商。根據(jù)平民黨出示之臺灣駐印度尼西亞代表處發(fā)給臺外事部門的電文,駐印度尼西亞代表陳忠曾向當時往訪的臺經(jīng)濟部門次長王美花直陳,臺灣公營事業(yè)“已被若干中間人操控”,“企圖將臺當局相關部門及駐外館處機制排除在外,以遂其個別私利”。若電文內容為真,這已是丑聞級別的事件。盡管臺外事部門及相關人員皆就平民黨指控的時間點作出撇清,卻無法回避對于電文指陳之事實。
這件“私訪印度尼西亞”的疑云,從招待方式到行程安排處處可議,不啻打臉剛對“黨內廉政”做出宣示的蔡英文。尤其,蘇嘉全、蘇震清都屬“英系”人馬:蘇嘉全在蔡英文的提拔下,一路扮演蔡英文的選舉搭檔、臺立法機構負責人和辦公室秘書長;蘇震清則在去年民進黨“立委提名之亂”中堅持參選,迫使民進黨將莊瑞雄擺入不分區(qū),護送蘇震清以“無黨籍”身份當選。這是何等“近親”?
再看,蘇嘉全的外甥張仲杰在唐榮總經(jīng)理任內被檢舉涉及多起采購弊案,但相關調查公文卻遭時任臺經(jīng)濟部門主管沈榮津列為“密件”,既未處理,亦不敢公開。至于蘇震清,除了私訪印度尼西亞一案,去年亦被爆卷入“掏空上市公司誠美材案”。凡此種種,恐怕都被人民算在蔡英文所謂“全面執(zhí)政必定腐化”的劇本中。
蔡英文人馬涉及利益輸送疑云的案例還不止于此。去年,英系“立委”陳明文在高鐵遺失裝著三百萬元(新臺幣,下同)現(xiàn)金的皮箱,疑云重重。此外,蔡英文核心幕僚林錦昌、李厚慶入主文化總會后,屢傳與他們關系密切的公司不斷承包臺當局標案,獲利近億。這些,都已是蔡英文談論“執(zhí)政清廉”時,無法回避的問題。
但綜觀民進黨當局對這些事件的處理,都是虛應故事,能掩則掩,掩蓋不了便全力護航,護航不了就輕輕放下。蘇嘉全叔侄訪印、張仲杰的唐榮弊案,是以“密件”遮掩;其他案子,則是全黨辯稱“不違法”或 “法無罰則”。即如陳明文的高鐵三百萬案、或者蘇震清的掏空上市公司案,雖進入民進黨廉政會,最后都以“尚難成案”、“不予成案”收場。請問,如此放水的廉政會,能讓民眾信服嗎?無獨有偶,最近蘇貞昌的女兒蘇巧純“拿臺當局標案”也頗受議論,盡管她宣布未來將退出標案,但這類“綠色背景公司標綠色案子”幾已成常態(tài),民進黨廉政會敢下令禁止嗎?
直言之,民進黨的廉政紕漏,皆起自臺當局高層對身邊人馬的縱容。蘇嘉全、陳明文等人的官箴如何,蔡英文豈能不知?綠色公司承包綠色標案,是用“執(zhí)政”資源滋養(yǎng)民進黨政商力量,若非上下沆瀣一氣,豈能一再得逞?
民進黨曾經(jīng)標榜“清廉、勤政、愛鄉(xiāng)土”,但隨著完全執(zhí)政,清廉勤政都在不斷打折。掌握人事大權者,全無顧忌地酬庸;掌握預算資源者,一味嘉惠自己人。居上位者任意遂行,下位者拼命搶錢、搶位子,當然也就不意外。畢竟連亂用氣爆???、慶富案關系人陳菊都可當“監(jiān)察院長”,黨廉政會制定更嚴格的規(guī)章就能“防腐”,想要哄誰?
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