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學期開學,按照臺灣新課綱編寫的歷史教科書正式上路。輿論普遍認為,新歷史教科書扭曲事實、篡改歷史,民進黨當局企圖構(gòu)建的所謂"臺獨史觀",不僅毒害臺灣青年一代,還會讓臺灣內(nèi)部的認同爭議更加尖銳。
民進黨當局不顧島內(nèi)民眾和教師團體的質(zhì)疑聲浪,強行讓新課綱在新學期剛開始就上路,形成島內(nèi)"老師毫無準備、學生無所適從"的亂象,最令人擔憂的莫過于歷史課綱的編排與內(nèi)容。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鈕則勛:第一就是說,她希望能夠借由,改課綱的操作方式,能夠去讓新的一代,重塑他們原本的價值,或是他們本身的思想體系;第二個來講,蔡英文想借由這樣的操作方式,希望能夠進一步,鞏固自己本身的基本盤;第三個來講,借由課綱"去中國化"的操作,蔡英文也可以借由這樣的方式,去和"獨派"邀功。
不只是今年,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逐年推進課改進度。今年不僅從語文課本中大幅刪減文言文篇數(shù),歷史課本里的"中國史"也不再單獨存在,通過種種政治操弄,逐步推動"去中國化"的歷史文化教育。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鈕則勛:你應(yīng)該要去特別強化,中華民族的概念,因為畢竟這個部分是,兩岸的一個資產(chǎn),也是兩岸在互動的過程中間,一個最大的公約數(shù),但是蔡英文借由這幾波的課綱,她其實在遂行一個,"去中國化"的操作,她希望能夠達到一個,所謂"漸進式臺獨"的目的。
不止民怨沸騰,新課綱強行上路也引發(fā)島內(nèi)媒體的撻伐聲浪。臺灣《大華網(wǎng)絡(luò)報》評論指出:2019年高中歷史新課綱和課本,充斥著"去中國化"及媚日的史觀和扭曲的史實,目的就在于灌輸"臺獨"的意識。
臺灣《中時電子報》發(fā)表社論稱:民進黨當局為了掌權(quán)而毒害下一代,既不道德,也不負責任。各界民眾應(yīng)該鳴鼓而攻之,在教育第一線承擔教學責任的老師更應(yīng)抗拒,并且準備另類優(yōu)質(zhì)教材,切莫成為民進黨當局踐踏教育與學子的幫兇。
臺灣《旺報》評論文章指出:教育決不是為了服務(wù)偏激的政治目的,更不容許錯誤的內(nèi)容誤導學生。民進黨當局的作法卻與此背道而馳,遺害下一代,要趕快讓其下架。
對于臺當局刻意修改課綱,大陸方面此前多次明確表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任何"去中國化"行徑都無法割裂兩岸的歷史和文化連結(ji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