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內部對2020候選人問題似乎還有爭論,蔡英文卻已宣布將爭取連任,更強調要以“強烈意志力克服困境”。而蔡英文的最大困境就是在“韓流”風潮下聲望與支持度一直落后,與連任漸行漸遠,幾乎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與國民黨的“拱韓”不同,民進黨當局對韓國瑜已從“卡韓”、“打韓”升高到最近的全面圍剿,變本加厲至“看到影子就開槍”的地步。
過去的三個月里,延宕高雄“前瞻計劃”補助款申請、嘲笑韓國瑜是喝醉的“土包子”、高雄農產品營銷新馬等諸多事件,處處看到民進黨都是“逢韓必反”。韓國瑜最近拋出“自經區(qū)”議題,從臺行政機構負責人、副職負責人、臺“央行”總裁、臺財政部門主管到臺農業(yè)部門主管紛紛提出質疑,并認為不可行。
民進黨對提升臺灣經濟束手無策,對縣市長提出的想法全面封殺卻能不假思索,無非就是要壓制韓國瑜。像是涉及貓熊、農產品外銷大陸的兩岸相關問題,民進黨當局反應就更是激烈,一律予以“抹紅”,無限上綱為“統(tǒng)戰(zhàn)”。
蔡英文最近召開最高層次的臺灣安全會議,策訂反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七大綱領”,使兩岸關系更趨緊張,實質目的就是要阻止臺灣縣市政府與大陸的交流,目標當然就是上任后積極推動高雄與大陸交流及經貿活動的韓國瑜。
臺灣資深媒體人呂志翔撰文分析指出,蔡當局對韓國瑜的做法充滿了選舉算計,但韓國瑜在民進黨的“卡韓”、“打韓”之下依然得到高度支持,這一方面說明臺灣選民的政治成熟度與智慧都在成長;另一方面也說明韓國瑜的理念與做法目前也是臺灣主流民意所在,完全“執(zhí)政”的民進黨如不能順從民意、調整思維,無論韓國瑜是否出馬2020,結果應該都是很明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