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議員李明賢分析說,賴清德在這場記者會上透露幾個玄機:一來顯示蘇貞昌“組閣”并非空穴來風;二來,賴清德還是綠營2020年可能的人選,是正或副手有得瞧。此外,賴清德承認施政錯誤,蔡當局的“轉(zhuǎn)型正義”和“促轉(zhuǎn)會”如何運作、兩岸政策如何調(diào)整,都是民進黨當局的檢驗指標。
著眼點就是2020年“大選”
賴清德“假檢討、真甩鍋”在島內(nèi)引發(fā)諸多質(zhì)疑。國民黨發(fā)言人洪孟楷批評稱,民眾在“九合一”選舉中對蔡英文當局投下不信任票,并不是想看賴清德去留與否,而是要看當局如何調(diào)整施政。他直言,這兩天民進黨高層不斷對外放話,但無法化解蔡賴貌合神離的尷尬,“兩人越是在鏡頭前用力證明,越凸顯關系暗潮洶涌”。親民黨“立法院”黨團干事長陳怡潔指出,所謂“時間一到”的“時間”,主要著眼點根本就是2020年“大選”。
有臺媒7日注意到,雖然民進黨當局聲稱在“檢討”,但地方仍是吃相難看。屏東縣長潘孟安把在選舉期間被爆利用職權恐嚇威脅、辱罵公務人員請辭的觀傳處長黃建嘉,重新請回擔任剛更名為“傳播暨國際事務處與交通旅游處”處長,民進黨仍在上演“只要我喜歡,沒什么不可以”的戲碼。
“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7日稱,從蔡英文的“回廊講話”到賴清德的敗選檢討,仍然只是一場場政治表演,只不過劇名叫做“認錯”罷了。《聯(lián)合晚報》質(zhì)疑說,從厚黑角度思考,蔡賴兩人動作頻頻,難道真不計較個人得失?丹心可照汗青?文章直言,人民不是不能容忍施政犯錯,而是不能接受不懂反省的政黨。【環(huán)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余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