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東海
苗栗縣向來是國民黨的鐵票倉、民進黨的夢魘。從臺灣地區(qū)領(lǐng)導(dǎo)人選舉來看,2004年泛藍連、宋配拿到61%的選票,四年后的馬英九更創(chuàng)造71%的佳績,2012年“大選”退縮到63%,2016年朱立倫加上宋楚瑜得票仍然超過54%。即使是在2014、2016兩次“反國民黨海嘯”中,國民黨在苗栗縣內(nèi)斗不止仍然能保住過半得票率和縣長、議長、兩席“立委”等重要公職,“泛藍鐵票倉”的名字不是白來的。
1993年以前,只要是國民黨提名的縣長候選人一定能當選,此后經(jīng)歷過一段時間的無黨籍和親民黨人執(zhí)政。國民黨主要分為劉派和黃派,一旦民進黨的勢力壯大,劉派和黃派就會合作,而民進黨若不能有所威脅,劉派、黃派便會陷入內(nèi)斗,因而,觀察劉派、黃派之間的互動,可以看出民進黨在當?shù)氐膶嵙οL,但在短期內(nèi),民進黨還沒有在苗栗縣執(zhí)政的可能。
2005年,國民黨提名劉派的劉政鴻參選苗栗縣長,屬于黃派的徐耀昌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在泛藍分裂的情況下,劉政鴻仍然以48%的得票率高票當選,徐耀昌獲得18%的選票,但也從此埋下劉、徐不合。本次選舉中,民進黨提名人得票僅三成,長期以來,三成就被視作民進黨的基本盤,難以突破。因而,在重要選舉中,民進黨都選擇與當?shù)氐臒o黨籍政治人物合作,這也是綠營在苗栗長期缺乏足夠有影響力的基層政治明星的結(jié)果。
2009年劉政鴻尋求連任時,曾許諾會支持徐耀昌參選下一屆縣長,由此換來徐耀昌大力輔選。2014年縣長選舉國民黨內(nèi)初選中,劉政鴻還是派出副縣長、黃派出身的林久翔參選,徐耀昌失望到極點,兩人的互信由此完全破裂。
實際上,當時劉派無人能敵徐耀昌,林久翔參選也不過是為了“出一口氣”。徐耀昌當選后,發(fā)現(xiàn)縣庫中負債是財政收入的1.7倍,當即向臺當局告窮,幾乎每個月都要上臺北“借錢”,徐耀昌批評劉政鴻“用到米缸里沒半粒米”、“這個洞真的太大了”。劉政鴻則回應(yīng)稱,徐耀昌無能,“如果無能應(yīng)該下臺,換別人做!”
外界也才發(fā)現(xiàn),原來劉政鴻任內(nèi)的高民調(diào)是通過高負債來實現(xiàn)的,苗栗民眾的人均負債比也居于“省轄”縣市第一名,約為七萬多元新臺幣。徐耀昌陣營對外指稱,劉政鴻是掏空縣財政的元兇,劉政鴻對此相當不滿,認為這是徐耀昌故意要找茬。劉政鴻當時警告,如果徐耀昌要連任縣長,他會派人與徐耀昌競爭,后來甚至威脅他本人要回鍋參選,兩人矛盾公開化。
苗栗縣的兩席“立委”中,陳超明與劉政鴻友好,徐志榮親近徐耀昌,陳、徐成了兩人關(guān)系的潤滑劑,多次居中協(xié)調(diào),但因為矛盾實在太尖銳,兩人也沒辦法,只好請前縣長傅學鵬、黨主席吳敦義等人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