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日前要求臺北市長柯文哲再次確認“臺灣價值”,讓民進黨支持者覺得他是可以并肩作戰(zhàn)的人。民進黨“立委”段宜康直接批道:“柯市長的價值和我們南轅北轍”,媒體以此問柯,柯文哲回說:“狗咬你,難道要咬回去?”段宜康在柯文哲眼中是什么,意思很清楚。
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段宜康為什么認為柯文哲和民進黨南轅北轍呢?段宜康說:“我們的臺灣價值很清楚:兩岸不是一家;可以親,但不能搶親。”段宜康把民進黨的臺灣價值說白了,就是反對兩岸一家親,就是所謂的臺灣主體性、臺灣共識,遮掩半天,其實就是“臺獨”。因此,任何希望兩岸和平互動的想法、作為,就會被認為違反“臺灣價值”。
民進黨的“臺灣價值”獨沽一味,不但無視于原住民文化、無視于中華文化、無視于客家文化,只尊崇日殖時代的殖民文化,和源自于大陸的閩南文化,這樣狹隘的歷史觀當然無法容納像柯文哲這樣務實的兩岸觀點。段宜康會說出“以柯市長的邏輯,應該會肯定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復興德國的納粹黨和希大大(希特勒)”這樣惡意中傷的話也不令人意外。難怪柯P會回說是“狗咬人”。
針對柯文哲的“狗咬人”,段宜康在臉書說:“這種水平我就不回應了”,并換上一張人狗互咬的圖片,這樣裝幽默,也無法收回已經(jīng)說出的話,網(wǎng)友回說:“什么時候換上吞曲棍球的照片?”可見段宜康對柯P的酸言酸語,網(wǎng)民自有定論。
其實這一來一往之間,正是一場“臺灣價值”爭論的縮影,臺灣價值不是民進黨的“臺獨”主張能夠涵蓋,當然也不是民進黨說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