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一新(圖片來源:網(wǎng)絡)
臺灣地區(qū)領導人蔡英文近日展開“英捷專案”,訪問中美洲四個“友邦”。對此,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陳一新12日在“中時電子報”發(fā)表文章認為,蔡的此次出訪雖然表面上風光,但這種“一次性交易”絕非外交上“長治久安”之道。而且北京趁蔡英文出訪期間,升高了兩岸“外交戰(zhàn)”,中國大陸和尼日利亞兩國外交部長11日更簽署了關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聯(lián)合聲明,尼日利亞并要求臺當局的“外館”從首都遷出首度阿布賈。
陳一新稱,在過境美國休斯頓時,蔡英文與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會晤時表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TPP)似乎無望,臺灣希望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xié)定(FTA)。但如果沒有其他的努力,臺美簽訂FTA只怕是鏡花水月。目前臺美仍陷在“貿易暨投資架構協(xié)定”(TIFA)洽談的困境中,蔡當局想與美方談美豬問題,又怕島內反對;不談美豬,臺美經(jīng)貿談判又將繼續(xù)延宕,進退維谷。除非特朗普新政府中的“友臺人士”能說服新總統(tǒng),繞過TIFA直接與臺灣簽訂FTA,否則臺灣將很難擺脫華盛頓的“官僚文化”。
至于蔡英文到中美洲4國的訪問,陳一新認為,表面上看來還算風光,但是臺面下仍有不為人知的辛酸,例如蔡英文的先遣部隊發(fā)現(xiàn),地主國從接待、維安、領導人會晤到議程安排都出狀況,代表團下榻的洪都拉斯飯店的帳單出現(xiàn)“中國,臺灣省”字樣。臺涉外部門與“國安單位”研判原因出在“失于打點”。前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出訪“邦交國”就經(jīng)常“疏于打點”,以致被尼加拉瓜總統(tǒng)奧爾特加坑了5次。
陳一新指,由于兩岸關系陷入僵局,之前就有分析猜測大陸可能在蔡英文出訪期間令臺當局再失“邦交國”,這次從“非邦交國”尼日利亞下手,對大陸方面來說,也許對臺灣“手下留情”了。但如果蔡英文無法改善兩岸關系,未來她要如何應對“外交烽火”,應對臺灣民眾有所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