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查,果然有坑。
臺灣媒體這兩天幸災樂禍地炒作一個軍事話題 “阿根廷訛詐中國”,大意是阿根廷方面要求中國降低“梟龍”戰(zhàn)斗機的售價,否則就不買中國戰(zhàn)斗機,轉買印度的LCA戰(zhàn)斗機。
臺媒報道截圖
老司機前段時間一直關注阿根廷考慮采購“梟龍”戰(zhàn)斗機的進展,如今傳說“阿根廷可能不買梟龍改買印度戰(zhàn)斗機”,自然大是興奮,馬上就準備好好分析一下中印戰(zhàn)斗機的優(yōu)劣對比。
中巴聯(lián)合研制的梟龍戰(zhàn)斗機
等等,是島內媒體轉述的國際軍售消息?別急,還是讓老司機再好好查查外電原文吧。
這一查,果然有坑。
臺灣媒體這次引用的消息源來自《印度國防新聞》(Indian Defense News)和印度《國防航空郵報》(Defence Aviation Post)。
報道宣稱,阿根廷正就采購12架中國與巴基斯坦聯(lián)合研制的“梟龍”戰(zhàn)斗機,同中國中航技進出口公司(CATIC)進行談判,“就在關于飛機交付的初步協(xié)商完成、準備正式簽約時,阿根廷突然改變主意,要求中方進一步降價,否則將改為購買印度的‘光輝’戰(zhàn)機”。“中國對阿根廷開價是每架‘梟龍’戰(zhàn)斗機5000萬美元,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光輝’售價約為4000萬美元。”
印度媒體為“印度國產戰(zhàn)機有機會在國際軍售市場壓倒中國戰(zhàn)機”而大唱贊歌,似乎也沒問題。
但老司機再仔細看了看原文,問題就來了——印度媒體說得很清楚,“根據多家中國媒體發(fā)布的新聞,阿根廷突然改變了主意……”
印度媒體稱消息源來自“中國媒體”
得,是這種“出口轉內銷”的軍事消息,老司機立馬就有種不詳?shù)念A感。再用中文一搜,果然:
“訛詐第二大經濟體?阿根廷疑似反悔,要求“梟龍”戰(zhàn)斗機降價出售”
“5000萬美元一架,阿根廷要求梟龍戰(zhàn)斗機降價,正考慮買印度LCA!”
……
一大堆中文自媒體的聳人標題就蹦出來了,但細看文內的消息源,全都是“據悉”“有消息傳出”這類含糊得不能再含糊的說法。老司機和國內外軍事假新聞斗爭多年,也算是經驗豐富了。按照慣例,這類國際軍售動態(tài),至少應該是阿根廷或中國方面,或者是利益相關方(比如英國)透露的信息才算有點可信度,而不是中文自媒體這樣毫無來由的“據悉”。
事實上,阿根廷采購印度LCA戰(zhàn)斗機的說法,就連印度網友也認為不可信,畢竟該機采用了大量西方零件,英國不會允許將它出口給阿根廷。
為了以防萬一,老司機還用英文關鍵詞在谷歌上反復搜索,也沒有查到可信的相關報道?;究梢耘袛?,這就是中文自媒體制造的假新聞出口到海外,又被傳回國的一個典型案例。
白折騰一場的老司機嘆口氣,某些中文軍事營銷號的“同行”們?yōu)榱肆髁?,實在是已經沒有底線了。顯然,這樣的假消息除了給謊言編造者帶來流量收益之外,對于其他人不會有任何好處,甚至會對中國軍機的出口帶來相當負面的影響,說這種行為是“損害國家利益”毫不為過。
國內互聯(lián)網軍事資訊領域亂相,真可謂“天下苦軍事營銷號久矣”,如果放任這些軍事號繼續(xù)這么肆意妄為下去,危害將是巨大的。《中國國防報》之前就公開批評部分軍事自媒體散布的謠言引起外媒關注,甚至逼得國防部發(fā)言人不得不出面澄清。
兵者,國之大事,言兵談武更需謹而慎之,唯有初心不失方能長盛不衰。
請廣大網友共同抵制那些為了流量不擇手段的軍事自媒體,維護網絡軍事自媒體環(huán)境。
來源:樞密院十號
作者:老司機馬識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