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級別外交官員會晤在美國阿拉斯加登場,雙方互動未如先前外界預期的和緩,反而出現(xiàn)激烈的言詞交鋒。對此,臺灣省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潘兆民表示,美方的目的在于拉高姿態(tài),試圖向中國施壓,建立拜登新政府的威望。值得注意的是,中方不以迂回戰(zhàn)術應對,而以正面迎擊的方式回應美國,意味著中國已自信擁有足以牽制美國的籌碼,不必遷就于美國的政治叫陣。

據(jù)中評網報道,潘兆民說,這種會晤目的最主要還是以雙方試探為主,可以是平和調性,也可以是對立調性,顯然美方有意采取對立調性以彰顯自己的實力,同時透過觀察中方的態(tài)度,評估后續(xù)雙方的互動策略,如果中國姿態(tài)低,美國就有前進的空間?,F(xiàn)在看來,中方并無打算示弱,代表美中差距拉近已是事實,兩強競爭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潘兆民指出,美國方面,因為拜登政府是新上任的政權,面對過去4年特朗普政府遺留的爛攤子,美國外部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受創(chuàng),又有中國崛起的追趕,內部也有疫情失控、經濟衰退、內政混亂等問題,也就是說,拜登政府目前內外壓力兩頭燒。
可以發(fā)現(xiàn),近期美國積極跟其他國家進行外交高層會晤,就是希望能盡早回歸國際秩序。而中國則是美國最大的對手,美國會希望在首次對中的外交會面上搶下話語權,以對外樹立新政府的威望。
另據(jù)報道,中美“2+2”會晤18日甫登場就火藥味十足,中國國民黨智庫“國安組”召集人、前“立委”林郁方向中評網表示,就目前的國際情勢和美國內部的經濟問題,美國承受不住跟中國的全面對抗,所以這次的見面火花四射后,雙方應該會變得比較務實,對彼此不會有太多沒有必要的期待、幻想,走務實主義。
林郁方認為,美國無意創(chuàng)造另外一個冷戰(zhàn),因為美國現(xiàn)在經濟其實是不好的,對拜登來講,把經濟搞好是最重要,沒有必要再去開一個戰(zhàn)場,所以美國并沒有一個很強大的底氣,在國際上去采取非常強勢的作為。所以這次會面雖然雙方互相嗆聲,但至少不會聽到拜登本人用非常強硬口氣去教訓中國,像之前特朗普那樣的做法。
據(jù)大陸媒體報道,對于中美高層對話,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曾明確表示,中方對中美關系的立場是明確的。“我們要求美方客觀、理性看待中國和中美關系,摒棄冷戰(zhàn)、零和思維,尊重中方的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停止干涉中國內政,按照兩國元首通話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系重回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的正確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