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已經(jīng)落下帷幕,但島內外圍繞海峽論壇的討論熱度不減。論壇開幕前,民進黨當局就各種“敲打”與會人士,劃下所謂“紅線”。而今更甚,宣稱要對返回臺灣的與會人士啟動“調查”。這所謂的“紅線”究竟是什么?民進黨當局操弄的“反滲透法”究竟是一部怎樣的法律?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專訪了臺灣時事評論員黎建南,帶來獨家解讀。

臺灣時事評論員黎建南
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近日,有臺媒發(fā)表文章稱,新黨主席吳成典在海峽論壇大會上的致辭內容“恐踩紅線”,臺“陸委會”表示要對其啟動調查。您認為民進黨方面所宣稱的“紅線”究竟指的是什么?它希望借此渲染一種什么氛圍呢?
黎建南 臺灣時事評論員:首先,民進黨從蔡英文爭取黨內初選以來,他們就以一種“懶人包”的方法給臺灣人“洗腦”,“洗腦”什么呢?就是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強行劃等號,要制造一種“今日之香港,明日之臺灣”的恐怖氣氛。所以這個時候,大家就覺得好像國民黨承認“九二共識”,就是要“出賣”臺灣。這個時候他們就很不愿意讓大家很冷靜地去思考“一國兩制”這件事。所以,“一國兩制”就是他們設置的一個紅線。
從目前的現(xiàn)狀看,愿意主動談及“統(tǒng)一”的臺灣人并不是多數(shù),但如果你讓臺灣人做一個問卷:你覺得將來會走上統(tǒng)一這條路的可能性有多大?這個比例可能就超過一半了。如果真要統(tǒng)一的話,那再問這個問題:你覺得“一國兩制”是不是會比較合乎臺灣客觀現(xiàn)狀呢?
所謂民調的玄機都在“設問”里,問題的角度不一樣,答案千差萬別。
因為大部分人沒有冷靜思考過相關問題,所以民進黨很怕臺灣人冷靜思考兩岸關系。因此,為了阻礙臺灣民眾參加海峽論壇,民進黨當局就定了“六法三禁兩恐嚇”。禁止公務人員來大陸,不樂見一些人參加海峽論壇。
真正的原因就是民進黨當局不愿意他們制造的,島內對于“一國兩制”的恐慌情緒被化解。而這種恐慌情緒,其實也是經(jīng)不起考驗的。他們怕被“拆穿”,所以才設立紅線。

新黨主席吳成典先生在海峽論壇上致辭
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我們注意到,您在最近一篇文章中談到了在參加海峽論壇前,“陸委會”就提醒臺方參會人員不得以任何形式推動涉及“民主協(xié)商”及“一國兩制”等活動,您對此怎么看?民進黨在怕什么?
黎建南 臺灣時事評論員:如果民進黨是真的為了臺灣好,它應該鼓勵大家去參加海峽論壇。它現(xiàn)在通過臺灣那些所謂的“政論名嘴”胡說八道,把大陸抹黑的“一團糟”,什么謊、什么丑話都可以說。這個時候,如果臺灣人到大陸來看,看到大陸的真實情況,回去再進行宣傳的話,其實對民進黨是不利的。
所以民進黨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就是謊言被拆穿。這次我們每一個與會人員,不斷稱贊大陸防疫工作滴水不漏。我們不會感覺到不方便,不會感覺到壓力,我們只感覺到安全。14億人的國家能把防疫工作做到如此,當然是足夠努力的。
在這個情形之下,我們其實也會感覺到臺灣有不少漏洞。因此民進黨當局是不希望臺灣人知道大陸的進步,大陸的開明,以及大陸在各方面,國力也好、經(jīng)濟也好,還有人民意志力的這種堅強,他們都是不愿意讓臺灣人民知道的。所以它是一種封閉式地丑化大陸,讓大家盡量能夠遠離大陸。
真正的情況就是民進黨當局不想讓臺灣人去看清真相,拆穿它說的那些謊言。
深圳衛(wèi)視&直新聞:去年12月,臺立法機構通過所謂“反滲透法”,近期又因海峽論壇而大做文章。您是如何理解以及看待這部“反滲透法”的?
黎建南 臺灣時事評論員:打個不太恰當?shù)谋确剑?strong>法律是有罪就“該死”,政治是“該死”就有罪。所以“反滲透法”完全是一個為了政治目的而定的法。
這個法是很模糊、不清楚的。模糊是指:什么叫做“滲透”?
比如說有臺灣政客說“大陸防疫成果是假的”,但是我在大陸親眼看到不是這樣的。那如果我這個時候在臺灣講一講大陸的真實情況,我就是被大陸“滲透”了嗎?這就是一個很難清楚“定位”的法律。
此外,我們常講法律的精彩在過程,政治的奧妙在于結局。在這個“反滲透法”之下,只要你有“犯罪嫌疑”,檢察官即可偵查,但必須要有“法”在先,后才有“犯罪嫌疑”。那么檢察官在偵查過程中就可以找你麻煩。

新黨成員王炳忠一度被民進黨當局調查
比如說王炳忠。王炳忠被偵查三年后,又不偵查了。在偵查的最開始,說他有“逃亡串證之虞”,所以限制出境,不讓他離開臺灣。結果當局就不辦了,晾在那里。然后檢察官可以說“我從來沒有冤枉王炳忠,我都沒有給他判罪。”可是你不繼續(xù)查,也是一種折磨。王炳忠就不能來大陸參加海峽論壇了。
今天民進黨當局因為誰有嫌疑就把他扣住了,可以羈押,造成一個“寒蟬效應”。
比如臺當局要調查一位臺商,限制他的出境,那他在大陸的公司怎么辦?假如一個要讀博士的學生,被你弄的兩三年不能來,他的論文怎么辦?學業(yè)荒廢、事業(yè)倒閉。所以民進黨制造一個“寒蟬效應”,然后又把概念模糊化。什么叫“有嫌疑就可以查”,雖然在證據(jù)確定后才能判罪,但在偵查過程中,它可以“為所欲為”。
老實說,這個法是一個“綠色恐怖”,為“綠色恐怖”布下天羅地網(wǎng),來壓制對兩岸合情合理的言論。如果有人講句公道話,它就可以用“法”來修理人。修理人也不一定判你的罪,它就在過程弄得你或者你的家人,疲于奔命,最后就沒有人敢說話了。所以,這是一個很不人道的一個恐怖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