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從臺行政機構、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到綠營上下,不是袖手旁觀或語帶“雙標”,就是放任輿論硬把韓國瑜宣布的防疫“封城兵推(演習)”說成是“封城”,質疑韓國瑜要對拒絕檢疫調查的“磐石艦”官兵開罰以及力主高雄市醫(yī)護人員進行普篩等政策,以曲解手段攻擊韓國瑜“草包搞事、治絲益棼”、“亂花亂舞、制造亂象”,對其發(fā)動輿論上的政治斗爭。在綠營網軍的協(xié)作下,更有高雄市議員指著韓國瑜的鼻子罵“封城秀急”,還有人說他賣力表現,就是為了搶當“高雄陳時中”、為反制“罷免案”做最后一搏。
陳致中臉書質疑韓國瑜種種防疫部署都是為擋“罷免”投票
對此,有臺媒指出,面對嚴峻的疫情,韓國瑜的防疫部署意在提醒高雄市民不要掉以輕心,民進黨當局及綠營團體卻為了轉移臺軍隱匿疫情的焦點,同時避免“罷韓”投票熄火,不惜讓高雄市民第N次成為民進黨的政治提款機,并以其健康當作政治籌碼,昧著良心炒作韓國瑜防疫表現“過度”。
不過,相關評論也指出,
在臺海軍爆出重大防疫破口后,高雄市已成為“潛在的重災區(qū)”。身為高雄市長的韓國瑜當然應重拾魄力,自有主張,而不是全盤“順時中”;否則,若高雄真的因疫情防控不力“淪陷”,綠營上下依然會把韓國瑜當成“罪魁禍首”的靶子狠狠修理,韓國瑜屆時恐難辭其咎。因此韓國瑜眼下只須做對的事情,無須與政治口水較量,瞻前顧后反而更容易落入圈套。
現任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副院長、臺中市議員黃健豪也指出,新北市長侯友宜率先舉辦防疫“封城兵推”時,蔡“政府”不但沒有反對,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甚至還出席共同主持,稱贊侯面面俱到;但輪到臺中市長盧秀燕、韓國瑜宣布“封城兵推”后,綠營態(tài)度就大轉彎,背后原因只有兩個,一是轉移“敦睦艦隊”防疫缺失的焦點,二是拉高藍綠政治對抗,藉此催化“罷韓”。
怕縣市防疫聲量蓋過自己,民進黨當局竭力打壓藍營“三子”聯手“封城兵推”
不過,黃健豪認為,綠營卡韓國瑜的防疫工作,不一定是危機,也可能是轉機。
只要韓國瑜能夠在民進黨的政治干擾下,順利將防疫工作做好,就有很大機會可以獲得市民認同。例如,先前韓國瑜要求針對在高雄的臺海軍官兵全面疫調,卻遭陳時中指稱‘沒有強制力’,但事后發(fā)現,拒絕接受疫調的官兵中就出現確診者,可謂縣市防疫重重打臉民進黨當局。假如韓國瑜能夠借力使力,或許反而能為反罷免加分。
